自主管理简作业长.pptx
上传人:骑着****猪猪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X 页数:79 大小:378KB 金币:2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自主管理简作业长.pptx

自主管理简作业长.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2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第一章自主管理概述第二章自主管理的推进第三章自主管理活动程序及要点一、自主管理概述1、宝钢自主管理的来源宝钢的自主管理是在引进日本QC(质量管理)小组活动、ZD(零缺陷)运动、JK(日本“自主管理”假名じしゅかんり的罗马拼音JiShuKanLi的缩写)活动,并融合我国的工人参加企业管理和群众性合理化建议等经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概述(3)“一张纸”总结方式优点及要点宝钢自开展自主管理活动以来,一直采取“一张纸”的课题总结方式,这样做有以下优点:小组课题开展情况一目了然;员工总结提炼能力得到训练;材料保存、成果交流简便易行。“一张纸”格式第一章自主管理概述第二章自主管理的推进第三章自主管理活动程序及要点自主管理的推进第一章自主管理概述第二章自主管理的推进第三章自主管理活动程序及要点2、“问题解决型”课题与“创新型”课题的不同之处:问题解决型--针对现状存在的某种问题与现行的标准上级下达的指标或要求相比有差距,弄清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主要原因,拟定改进措施,以改善现状,达到规定的标准或要求。3、“问题解决型”课题的活动程序和要点:(1)选择课题:课题来源:指令性课题:指导性课题:小组自行选择的课题:小组自行选择的课题应考虑:针对上级方针、目标在本部门落实的关键点来选题;从现场或小组本身存在的问题方面选题;从用户(下工序)不满意的问题去选题。选择课题选题注意事项:课题宜小不宜大易于取得成果,活动周期短,更好地鼓舞士气;大部分对策都能由本小组成员自己来实现,发挥小组成员的创造性;大部分是在本小组的生产工作现场,是自己身边存在的问题,取得成果后自己受益,更好地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容易总结成果,在发表的15分钟里能够将活动时所动的脑筋,所下的功夫、克服困难的毅力充分表达出来,对其它小组更有启发。课题名称:要“实”,一目了然地看出要解决什么问题,不可抽象;如:“降低××不合格品率”“降低××消耗”“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缩短××的时间”“改善××安全带的装配质量”选择能用特性值来表达的课题,其特性值要有可比性。如:正确--《降低××不合格率》现状不合格率?小组设定的目标?改进后达到多少?如何寻找具体问题从班组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考核指标的难点来寻找课题;从加强班组管理方面来寻找问题;长期困扰班组的问题;从现场文明性方面寻找课题;从用户反馈、抱怨的意见中找课题。选题常用工具选题理由:“实”直接明确选择此课题的目的和必要性,不要长篇大论地陈述背景,要简洁。(2)现状调查:掌握问题严重到什么程度。为设定目标值提供依据,起着承上(选题理由)启下(目标、要因分析、效果检查)。常用工具(3)设定目标:要把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为效果检查提供依据注意事项:目标与问题相对应目标要明确、尽量量化量化的目标进行可行性分析,证明目标制定的科学性1)对标得到2)具体计算3)可行:力所能及、实事求是目标值不必全部罗列,从属目标值在效果检查时连带说明目标值设定的水平:1)目标要有一定挑战性;2)目标应是通过小组的努力可以达到的;3)如果现状与上级下达的指标或工艺设计要求相差很大时,可以将上级目标或工艺设计要求作为小组的活动目标值。目标值设定的依据(目标可行性分析):上级下达的指标(或标准的要求)必须达到;顾客提出的需求,必须予以满足;通过水平对比,在设备条件、人员条件、环境条件等方面都差不多的情况下,与同行业已达到先进水平的企业进行比较,制定出也能达到该水平的目标;历史上曾经达到过的最好水平;通过现状调查,找出症结所在,预计解决程度,测算能达到的水平。常用工具(4)原因分析:小组成员应集思广益、开拓思路,从各个角度收集可能产生问题的全部原因。注意事项要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分析原因要展示全貌分析原因要彻底,不断问“why”,分析到能够直接采取对策为止要正确、恰当地选用工具常用工具(5)确定主要原因:三个步骤:把因果图、系统图、关联图中的末端因素收集起来有否不可抗拒的因素存在,此因素因小组无能为力,不作为主要原因进行解决对末端因素逐条进行确认,用以找出真正影响问题的主要原因(只用因果图分析方法的主要因素用*标注)确认主要原因的一般程序:要因确认常用的方法:现场验证现场测试、测量调查、分析注意事项1)在确认每条末端原因是否要因时,应根据它对所分析的问题的影响程度大小来确定,而不是根据它是否容易解决来确定。2)以少数服从多数的方法确定要因;3)采用0、1打分法确定要因;4)从理论、经验上的分析论证方法确定要因;5)以是否容易解决为原则确定要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