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_济_学_课_程_论_文.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经_济_学_课_程_论_文.doc

经_济_学_课_程_论_文.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经济学课程论文题目大学生消费调查研究指导老师汪德琪学生李菲班级工商企业管理系部管理系南昌理工学院2012年4月25日大学生消费调查研究引言消费行为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过程中,为了满足人们自身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根据其收入条件,取得消费资料并进行消费活动的总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行为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消费行为极其多样化;另一方面,尚未获得HYPERLINK"http://www.studa.net/Economic/"经济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约束,这一矛盾时刻困扰着当代大学生。因此,深入调查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大学生健康成长意义重大。一大学生消费现状和行为特征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对南昌理工学院的10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的结果,在调查中,将大学生消费分为食物消费,学习用品消费,手机话费消费,上网消费,服装和化妆品消费,,娱乐消费和其他消费七大类。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99份,问卷回收率达到99%,通过筛选剔除一些不合格问卷,最终得到有效问卷90份。在问卷调查的同时,与部分同学进行访问,最后结合统计分析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因此,本项研究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及行为特征,对引导大学生正确消费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消费依附性很高。大学生自身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父母供给。在消费收入调查中,95%的大学生选择父母供给,34%选择勤工助学,另外23%的同学选择了其他途径。由此可见大学生消费的依附性很高,这种依附性一方面表现在消费水平会受家庭条件制约,另一方面表现为消费行为受家庭消费观念的影响。2.趋同性与两级分化并存。在月消费额调查中,55%的月消费额在500元-1000元,29%在300元-500元,10%在1000元以上,4人的月消费额在300元以下,占总人数的45%。因此大学生消费水平比较接近,83%的大学生月消费额都集中在300元-1000元的中间水平,具有很高的趋同性。但也存在两级分化现象,一些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月消费可达1000元以上,而家庭条件较差的甚至低于300元。这些差距主要体现在娱乐、服装和化妆品的消费上。3.传统消费逐渐减少,时尚消费成为潮流。随着电脑、HYPERLINK"http://www.studa.net/dianzijixie/"电子词典和其他电子产品的普及,大学生在传统学习用品上的消费逐渐减少。55%的大学生月消费在50元以下,32%在50元——100元,13%在100元——200元。同时与上世纪相比,食物已经不再是大学生消费的主体,消费金额也不大。调查发现,17%的月食物消费在150元以下,36%在150元——350元,28%在350元——550元,另外17人的月消费额在550元以上,占总人数的19%。然而服装和化妆品消费却在上升,41%的月消费额在100元以上。另外娱乐消费在大学生消费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二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分析大学生有着广博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然而有些方面思想尚未成熟,消费过程中往往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HYPERLINK"http://www.studa.net/work/"总结出以下几点。1.消费无计划。多数家长按月给孩子汇生活费,但很多大学生并不是按计划消费,花钱时也不考虑生活费能不能坚持到月底。当问及理财状况时超过60%的大学生表示不能合理地规划每月消费,一到月底生活费就没了,有的甚至没到月底就将生活费花光,只好向周围同学借钱。另外,大学生储蓄率很低,只有24%的同学会在每个月存点钱,大部分学生的储蓄意识十分淡薄。2.从众消费。从众性是指大学生的自主意识不足、缺乏判断力,容易“随大流”。他们在形成自己的消费特点的同时,在某些方面也不同程度地与班级、宿舍大多数人保持一致。就拿我们宿舍来说,大家日常饮食和服装就有着高度的相似性,当其中一个同学吃什么或穿什么时,其他同学也会相应的跟着去做。3.攀比和炫耀消费较为普遍。大学生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十分重视自己的形象,在消费上也比较注意商品的样式与档次。5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月消费额应该在500元以上,16%则希望月消费额在1000元以上。多数大学生认为自己消费水平偏低,这主要是同学间相互攀比和炫耀所造成的心理不平衡。炫耀心理实际上是一种超越客观价值的自我虚构,表现在生活消费领域,就是对物质生活的高欲望。尤其是一些家庭条件好而学习成绩不甚理想的学生更想以此来塑造自己的形象,通过物质上的优越来填补自己学习上的不足。4.超前消费日渐明显。大学生站在时代前沿,敏锐地把握时尚潮流,希望用新异的形象展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