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猜字谜教学设计猜字谜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猜字谜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猜字谜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相、遇、喜”等12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字、左、右”等7个生字。2.能力目标:学生自主识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能说出自己是怎么猜出谜语的。3.情感目标:有收集谜语和自编谜语的兴趣。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教学难点:能根据谜面猜出谜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师:同学们都喜欢猜谜语,这节课我们就来动脑筋、猜谜语,同时还能认识很多生字。那么,怎样猜谜语呢?先听老师说说猜谜窍门:“猜谜语,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跳出谜面想一想,谜底就在话里藏。”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谜底。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相、遇、喜、欢、怕、言、互、令、动、万、纯、净”指名读。(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2、写字。(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字、左、右、红、时、动、万”,指名认读、领读。(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四、再读谜语,理解谜面(一)学习第一则谜语。1、教师出示谜面,学生自由朗读。2、教师指导朗读第一句。师:想想什么是绿色的?什么是红色的?什么时候左右相遇起凉风?3、指导朗读最后两句。师:想想什么最喜欢及时雨?什么最怕水来攻?4、想一想谜底会是什么字?学生猜出时,教师出示谜底卡片。5、回想一下是怎么猜出谜底的?学生交流。6、背诵谜语。(二)学习第二则谜语。1、复习汉字:请、情、晴、清。精、睛。2、请两个同学表演互相礼貌用语的情景,让大家观察,学习他们互相尊重的优点。让学生通过情景表演,用谜语的话说一说,猜出谜底。3、朗读谜语,猜谜底。4、背诵谜语,看谁背得最快。五、总结全文。学了这一课,你学会了什么呢?六、扩展活动1.猜字谜一口咬断牛尾巴(告)天无它大,人有它大。(一)收集谜语。3.自编谜语。板书设计:《4猜字谜》第一则:秋第二则:请清情睛猜字谜教学设计2一、教材分析《猜字谜》一课有两则谜语,内容生动、有趣,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本设计力争让学生在“读读,想想,猜猜,写写”的活动中主动识字,在朗读中总结猜谜窍门,在朗读中巩固生字新词,启发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要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引起学生用字谜法识字的兴趣,激发创编字谜的欲望,培养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二、教学目标1.认识“相、遇”等12个生字,会写“左、右”等7个字。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3.初步体会字谜的乐趣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学会猜字谜。教学难点:猜字谜四、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字卡、词卡。(教师)2.制作本课字卡。(学生)教案设计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谁来说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2.导学:刚才的同学说出来让大家猜的部分叫“谜面”,你们猜出来的答案叫什么?(谜底)3.揭题: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则字谜,你们想猜一猜吗?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读文识字(一)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仔细听,听准生字的'字音。2.导学:多有趣呀!你们想读吗?请大家自由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3.检查读文。教师相机正音。(二)随文识字。学习第一则字谜。1.指生读第一则字谜。2.指生评议朗读。3.赛读。4.相机学习生字“相、遇、喜、欢、怕”,认识“又字旁”。(1)指多个学生领读词语:相遇喜欢最怕(2)同桌互读三个词语,并分别用“相遇”“喜欢”和“最怕”说话。(3)学生用“相遇”“喜欢”和“最怕”说话,教师相机指导。(4)导学:谜语中说的是“谁和谁相遇?”“什么喜欢什么?”“什么最怕什么?”5.指导朗读。(1)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你们还能读准吗?(2)男女生赛读第一则字谜。6.指导猜谜。(1)导学:谁来猜猜谜底?(生:秋)说说你为什么会这样猜。(2)揭底:我们来看看谁猜得对呢?学习第二则字谜。1.指生读第二则字谜。2.相机学习生字“言、互、令、动、万、纯、净”。(1)指多个学生领读短语。互相尊重令人感动万里无云纯净透明(2)同桌互读四个短语,选择喜欢的两个短语说话。(3)学生用喜欢的短语说话,教师相机指导。(4)导学:把四个短语放回到谜语中还能读好吗?(5)引导学生小组内认读生字并交流识记方法。(6)汇报交流。3.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