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斯-克吕格投影学习报告11级地探二班孟祥爽62110240高斯-克吕格投影是由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高斯于19世纪20年代拟定,后经德国大地测量学家克吕格于1912年对投影公式加以补充,故称为高斯-克吕格投影。一、高斯投影的概念把地球视为球体,假想一个平面卷成一个横圆柱面并把它套在球体外面,使横轴圆柱的轴心通过球的中心,球面上一根子午线与横轴圆柱面相切。这样,该子午线在圆柱面上的投影为一直线,赤道面与圆柱面的交线是一条与该子午线投影垂直的直线。将横圆柱面展开成平面,由这两条正交直线就构成高斯—克吕格平面直角坐标系。高斯投影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GB3①中央子午线投影后为直线;=2\*GB3②中央子午线投影后长度不变;=3\*GB3③投影具有正形性质,即正形投影条件。二、高斯投影的分带为减少投影变形,高斯—克吕格投影分为3°带和6°带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分带规定:该投影是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数学基础,为控制变形,采用分带投影的方法,在比例尺1:2.5万—1:50万图上采用6°分带,对比例尺为1:1万及大于1:1万的图采用3°分带。6°分带法:从格林威治零度经线起,每6°分为一个投影带,全球共分为60个投影带,东半球从东经0°—6°为第一带,中央经线为3°,依此类推,投影带号为1—30。其投影代号n和中央经线经度L0的计算公式为:L0=(6n—3)°;西半球投影带从180°回算到0°,编号为31—60,投影代号n和中央经线经度L0的计算公式为L0=360—(6n—3)°。3°分带法:从东经1°30′起,每3°为一带,将全球划分为120个投影带,东经1°30′—4°30′,...178°30′—西经178°30′,...1°30′—东经1°30′。东半球有60个投影带,编号1—60,各带中央经线计算公式:L0=3°n,中央经线为3°、6°...180°。西半球有60个投影带,编号1—60,各带中央经线计算公式:L0=360°—3°n,中央经线为西经177°、...3°、0°。三、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在投影面上,中央子午线和赤道的投影都是直线,并且以中央子午线和赤道的交点0作为坐标原点,以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纵坐标x轴,以赤道的投影为横坐标y轴。在我国x坐标都是正的,y坐标的最大值(在赤道上)约为330km。为了避免出现负的横坐标,可在横坐标上加上500km。此外还应在坐标前面再冠以带号。这种坐标称为国家统一坐标。例如,有一点y=19623456.789m,该点位在19带内,位于中央子午线以东,其相对于中央子午线而言的横坐标则是:首先去掉带号,再减去500000m,最后得=-123456.789m。高斯坐标数据:经线长度:20038km6°带纬线长度:667.93km3°带纬线长度:333.97km向西偏移500km前向西偏移500km后6°带:6°带:Y:-333.97—333.97kmY:166.03—833.97kmX:0—20038kmX:0—20038km3°带:3°带:Y:-166.98—166.98kmY:333.02—566.98kmX:0—20038kmX:0—20038km四、我国利用高斯投影的应用可知中国领土南北跨越纬度近50度,南北距离约为5500公里,东西跨经度有60多度,东西距离约5200公里。6°带:13—233°带:25—45可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地范围内,坐标(Y坐标,8位数,前两位是带号)带号小于等于23的肯定是6°带,大于等于25的肯定是3°带。五、高斯投影与UTM投影的联系高斯-克吕格(Gauss-Kruger)投影与UTM投影(UniversalTransverseMercator,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都是横轴墨卡托投影的变种,目前一些国外的软件或国外进口仪器的配套软件往往不支持高斯-克吕格投影,但支持UTM投影,因此常有把UTM投影当作高斯-克吕格投影的现象。从投影几何方式看,高斯-克吕格投影是“等角横切圆柱投影”,投影后中央经线保持长度不变,即比例系数为1;UTM投影是“等角横轴割圆柱投影”,圆柱割地球于南纬80度、北纬84度两条等高圈,投影后两条割线上没有变形,中央经线上长度比0.9996。从计算结果看,两者主要差别在比例因子上,高斯-克吕格投影中央经线上的比例系数为1,UTM投影为0.9996,高斯-克吕格投影与UTM投影可近似采用X[UTM]=0.9996*X[高斯],Y[UTM]=0.9996*Y[高斯],进行坐标转换(注意:如坐标纵轴西移了500000米,转换时必须将Y值减去500000乘上比例因子后再加500000)。从分带方式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