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科技服务业发展探讨论文.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贵州省科技服务业发展探讨论文.docx

贵州省科技服务业发展探讨论文.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贵州省科技服务业发展探讨论文根据国家《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若干意见》和《国家科技服务业统计分类(2015)》等相关文件,笔者查阅科技服务业相关文献,结合贵州省2014年开展科技服务业部门财务报表统计调查相关资料,在对科技服务业定义剖析基础上,剖析贵州科技服务业发展特征,针提出相应政策建议。2014年10月2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才智力密集、科技含量高、产业附加值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等特点。近年来贵州省科技服务业发展政策环境趋好,呈现出科技服务业基数小、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较小、技术市场发展较好、产业链条未形成等特征。一、科技服务业剖析“科技服务业”一词最早出现在国家科委1992年8月22日发布的《关于加速发展科技咨询、科技信息和技术服务业意见》中,意见中将科技咨询、科技信息和技术服务业简称科技服务业。2014年10月28日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才智力密集、科技含量高、产业附加值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等特点,并将科技服务业归为10类,随后国家统计局于2015年6月发布《国家科技服务业统计分类(2015)》,将科技服务业从国民经济行业中划分7大类、24个中类、69个小类,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刘开云指出科技服务业是促进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的桥梁和纽带,是加快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助推器。程梅青、杨冬梅、李春成认为科技服务业是指一个区域内,为促进科技进步和提升科技管理水平提供各种服务的所有组织或机构的总和。蒋永康、梅强、李文远认为科技服务业是一定区域内,为促进科技进步和提升科技管理水平,运用现代科学知识、现代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为科学技术产生、传播和应用提供智力服务,并独立核算的所有组织或机构的总和。吴泗认为科技服务业的特征:服务广泛性。服务对象涉及工业、农业、建筑、地质勘探业、商业等各行各业;服务主题包括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等市场主体;业务范围涵盖科学研究、科技信息交流、技术推广咨询、技术培训、技术市场、人才培训、知识产权服务、科技评估等活动。赵晓伟认为科技服务业的特征:智力密集性。科技服务业运用现代科学知识、技术和方法为社会提供智力服务,主要通过从业人员的智力劳动获得收益,因而具有明显的知识、智力密集性特征。刘树林认为科技服务业特征:正外部性。科技服务业以知识和技术向社会提供服务,这种知识和技术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可以为服务对象创造收益或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加快科技创新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通过以上《意见》、统计分类以及学者们对科技服务业概念、内涵、外延等阐述,本文认为科技服务业应该将三者观点有机结合才能全面性、指导性地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因此,本文认为科技服务业是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关键,具有人才智力密集、科技含量高、产业附加值大、辐射带动作用强(正外部性)等特点,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管理方法,有效衔接科技和经济,助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并独立核算的符合《国家科技服务业统计分类(2015)》范畴的所有组织或机构的总和。二、贵州省科技服务业发展特征剖析(一)科技服务业基数小,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小。贵州省2014年科技服务业(注:国民经济行业73类和75类,下文出现科技服务业相关数据除固定资产投资外其余数据均是科技服务73类和75类)增加值约80亿元(根据科技服务业部门财务统计调查初步估算),仅占全省生产总值9,251.01亿元的0.9%,仅为北京市2014年科技服务业增加值1,662.6亿元的4.8%。(二)技术市场贡献率逐渐增加,技术市场体系逐渐建立。一是技术市场增速较快。2015年完成技术市场成交额177.2亿元,同比增长38.3%。“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速达51.9%,高于全国年均增速20.3%的31.6个百分点;二是技术市场贡献率年均增速较快。2011年对全国贡献率仅0.67%,这说明贵州省技术市场成交额对全国贡献较小,到2015年贡献率增加到1.8%,“十二五”期间预计贡献率年均增速达56.8%;三是已形成省级技术市场与市(州)技术市场体系相结合的市场体系,有效助推科技成果转化,活跃技术交易氛围。(三)信息传输平台未完善,共享程度不足。一是信息传输平台逐渐建立,但尚未形成平台联盟。截至目前贵州省建立“贵州省科学仪器共享服务平台”、“贵州省产业创新科技文献服务平台”、“贵州省技术市场平台”、“贵州大学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等平台,但平台相互之间未形成有效衔接,尚未形成平台联盟,造成信息不对称,不能形成信息互联互通,相对减弱信息传输能力;二是由于受体制约束,体制内科技服务机构激励机制“形同虚设”,造成设备闲置,科研人员积极性不高,致使体制内科研人员仅仅完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