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笋芽儿》教学设计《笋芽儿》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笋芽儿》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笋芽儿》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9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头饰。(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趣味揭题1、师问:同学们,我们国家的国宝是什么?(生答)大熊猫最爱吃什么?(生答)竹子长大了叫竹子,可它小时候不叫竹子,你知道它叫什么吗?(生答)(出示笋芽儿图)这就是笋芽儿。(出示竹子图)这就是竹子。小笋芽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笋芽儿》一课。2、板书课题:提醒学生笋芽儿的读法,学生练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2、出示生字,再读课文:认读生字,识记字形。3、把生字读给同桌听:互相帮助识记生字。4、小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全班交流。5、出示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小组认读,全班扩词练习。6、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读后小组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文中小笋芽儿真幸福的句子、春天真美的句子,让学生练习有感情朗读,采取个人练习、小组练读、全班朗读等多种形式。读后自己评一评、小组评一评。)三、朗读感悟,角色表演1、师范读:想一想笋芽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2、小组讨论。3、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板书)4、春天这么美,小笋芽儿在大家的关心、爱护下长成了大竹子,它可真幸福,让我们大家做一株小笋芽儿吧!让小笋芽儿带着对春天的赞美、带着幸福的感觉来分角色朗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分成:笋芽儿、春雨、妈妈、旁白几个角色来读。读后小组同学互换角色再读,读后互评。5、全班推选表演好的小组,上台戴头饰进行角色表演。6、再读感悟,启迪思维:你喜欢笋芽儿吗?为什么?启发学生由竹子的`成长联想到自己的成长:你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哪些关心和爱护呢?四、指导写字指导写口字旁的字: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写得太大。三个带口字旁的字(喊、呼、唤)中,唤是新认识的字,可以重点指导,右边第六笔撇,要上下贯通,不能写成竖、撇。五、课外拓展资料袋:向学生介绍毛竹。六、作业课外阅读《一粒种子》,想一想:种子是怎样看到外面世界的?(板书设计)3笋芽儿春雨雷公公呼唤笋芽儿撒娇扭动钻我要赶快长大自豪竹妈妈忙给穿唠叨别着凉(课后反思)1、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课文内容,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2、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如何朗读不同人物的说话,为学生以后的朗读铺路搭桥。3、板书方式在于突出本课教学重点,突出了笋芽儿以奋发进取的精神,在春雨姑姑、雷公公、竹妈妈、太阳公公的帮助下,由沉睡地下至一个劲儿往上钻最后长成竹子的过程,通过体会笋芽儿身体不断生长,思想也不断成长,领悟到笋芽儿向上进取的精神,这种板书直接揭示了中心,突出了重点。4、在学法指导上主要采用举一反三的范例引路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笋芽儿》教学设计2设计理念: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生活是美好的;生命是奋发向上的,生命是顽强的。二年级的学生就像刚钻出地面的笋芽儿一样,向往美好的事物,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所以,本课的学习着重引导学生读课文,读准确,读流利,然后让学生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领悟内容、体会情感、品味生命,做到朗读与感悟交融。同时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学习的兴趣和对新事物的好奇促进语文素质的培养。教学目标:1、会认14个字,会写9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笋芽儿的生长过程,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重点难点: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2、难点:课文的感情朗读、体会科学童话中蕴含的意义。“揉、漆、辫、”的识记,“喊、笋、唤”的书写。教学准备:课件、竹笋实物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趣味揭题1、出示谜语:头重脚轻根底浅,嘴尖皮厚腹中空。学生猜谜,之后用语言描述竹笋的样子。师说:小笋芽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笋芽儿》一课。2、板书课题,提示“笋芽儿”的读法,学生练读课题。二、自主、合作学习,初读课文1、学生自学课文⑴、识字: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它们。⑵、朗读:读准课文,读通课文。⑶、思考: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2、小组交流自学情况,教师巡视。3、师生交流⑴、摘果子游戏:指读生字。⑵、重点识字:用各种方法识记较难认的几个字(根据学生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