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弯工艺守则.doc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折弯工艺守则.docx

折弯工艺守则.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钣金件系列通用编制:审核:会签:批准:浩然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二零一四年十月五日折弯工艺守则一、折弯基础知识1、折弯机简介目前折弯机中95%以上都是液压折弯机,它依运动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类:上动式和下动式。项目上动式下动式结构复杂简单开口高度大一般机床吨位适合大吨位适合小吨位加工便利性好一般(非常适合小零件)我司使用的折弯机为上动式数控板料折弯机。2、材料分类一般的钣金加工材料分为3类:钢、不锈钢、铝,而相同的材质由于内部的各类元素的含量、加工方法的不同又分为不同的种类。我们将常用的钢板分为:热轧板(SPHC)、冷轧板(SPCC)、电镀锌板(SECC)、热镀锌板(SGCC);常用的不锈钢分为:SUS3000系列(304)、SUS4000系列(403);我司使用的板料多数为DC53D+Z、DX51D+Z(均属于热镀锌板)。3、折弯模具折弯模具一般的模具分为中间板、上模、下模、导轨、下模座等,这类模具通用性强,大部分加工都可以完成。折弯模具的选择加工不同的零件需要使用不同的模具,首先要对机床和模具的加工参数有所了解,才能选择相互匹配的模具。机床参数有:行程、加工能力、开口高度、中间板类型等;模具参数有:上模模柄型式(和中间板匹配)、耐压吨位(最大折弯压力)等;A关于机床参数的选择1、模具高度的选择行程(mm)=开口高度—中间板高度—上模高度—下模座高度—(下模高度—0.5V+t)t为板料厚度(mm)已知:得出:在下模座选择的时候也要注意下模座有多种高度,不同高度的模座用来配合不同的加工。下模座太矮,产品在加工时和模具干涉使用太高的模座没有干涉使用不同的模具组合可以获得不同的模具组合高度,用来加工不同的零件。B关于模具参数的选择1、上模模柄形式上模的模柄有3种形式以配合不同的中间板2、上模形状常用标准形状上模有:普通上模直剑型上模鹅颈型上模框用上模根据不同的折弯需要,选用不同形状的模具:使用鹅颈型上模使用直剑型上模╳不恰当○恰当3、上模尖端R角及尖端角度上模常用的尖端R角有:(2)选用合适的尖端R:一般3mm以下使用R0.6。标准上模的尖端角度有:90°、88°、86°、60°、45°、30°等。模具的夹角要小于加工角度,例如,我们折弯工件为90°,使用88°夹角模具。4、下模形式一般的下模有单V和双V的区别,在这两种类型中还有分割和整段之分,不同的模具类型适合不同的加工需要。一般来说,单V的比双V的模具加工用途广,分割的比整段的模具用途广。我司使用下模一般为双V和三V。下模V宽、V槽夹角下模V槽的选择和材料厚度(T)的关系:T3~89~1012以上V6×T8×T10×T12×T下模的V槽夹角和上模一致。4、折弯常用参数折弯展开理论计算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从拉到压之间有一层既不受拉力又不受压力的过渡层成为中性层,中性层在弯曲前后长度保持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展开长度的基准。常见的影响折弯系数的因素:板厚、材质、下模宽度、下模肩宽R、上模尖端R、材料轧制方面、其他……折弯顺序基本原则折弯顺序一般按以下几点基本原则执行:先短边后长边:一般来说,四边都有折弯时,先折短边后折长边有利于工件的加工和折弯模具的拼装。先外围后中间:正常情况下,一般是从工件的外围开始向工件的中心折弯。先局部后整体:如果工件内部或外侧有一些不同于其他折弯的结构,一般是先将这些结构折弯后再折弯其他部分考虑干涉情况,合理安排折弯顺序:折弯顺序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折弯的形状或工件上的障碍物适当调整加工顺序。二、折弯准备(1)准备工作1、准备好必要的操作工具和测量工具,万能角度尺、卷尺、卡尺等测量仪器须完好且有校验标识;2、认真阅读图纸,测量待加工零部件应符合图纸尺寸和技术要求;3、检查材料的长、宽、厚,料纹方向应符合成型加工特性,板材应清洁干净;4、机床设备应完好,各功能按钮必须灵敏、有效,机床设备如有异常,须立即停机报修,故障排除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5、根据图纸、工艺的要求,更换相应的模具,进行较小尺寸零部件的折弯时,多余的上刀排应卸下;6、确定合理的折弯顺序,进行折弯加工,对于数控折弯机,程序应先空运行一次后进行折弯加工。重要零件应有试件验证程序,首件检验时,每进行一道折弯加工,进行一次检验,修正偏差;7、弯曲方向:确定折弯件的弯曲方向时,应尽量使板料的剪切端毛刺带处于弯曲件内侧,避免毛刺带的微裂纹在外侧拉应力的作用下,扩展为裂口。对于“Z”字形折弯件,必须打磨折弯处剪切端毛刺带成圆角;8、查看板料的纤维方向,尽量使工件弯曲线垂直于纤维方向;(2)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