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基础-课程标准.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5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基础-课程标准.pdf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基础-课程标准.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医学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和任务《中医学基础》是中医临床各专业必修的基础课。本课程系统阐述中医学理论的特点、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人体脏腑与精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病因病机、疾病的防治及康复原则等,是学习中医学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中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并牢固树立热爱中医、献身人类健康事业的专业思想。二、课程教学目标本大纲适用于中医学等各专业使用,教学目标围绕课程性质和任务制订,致力于为学习和掌握各门中医学后续课程的知识和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概念和基本内容;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精气血津液的概念、生成和生理功能;经络的概念、组成和生理功能;体质的基本概念和常见九种体质的主要特征;病因的概念及各种病因的性质与致病特点;疾病的发病机理和基本病机;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2.熟悉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五脏六腑的生理特点和生理联系;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和生理联系;精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十二正经的分布、走向、交接与气血流注;体质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疾病的病程演变;中医预防医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措施;中医养生原则和中医治疗观。3.了解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概况;中医学的科学思维;中医药文化;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藏象学说的形成;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循行、主病;病因学说的形成与发展;中医康复原则。【能力培养目标】1.能正确运用中医精气、阴阳、五行、藏象、体质等学说阐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2.能运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分析常见病证的病因病机。3.具备对常见典型病证进行辨证论治的良好理论基础。4.具备对后续中医课程的学习能力。【素质教育目标】1.巩固专业思想,坚信中医,热爱中医,树立献身中医事业的远大理想。2.初步掌握辩证的思维方法,以辩证唯物主义及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对待中医学理论。3.具有良好的医学道德和刻苦学习的精神。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绪论【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2.熟悉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中医四部经典著作的学术成就。3.了解中医学的学术特色及优势;中医学的科学思维方法;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概况;中医药文化;《中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能力培养目标】能初步运用中医学的基本观点思考和分析医学问题。【素质教育目标】坚信中医,热爱中医,立志为中医事业而奋斗终生。【教学内容】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和医学模式。2.中医学的学术特色理论优势;治疗优势;方药优势;养生保健优势。3.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古代解剖及生理现象的观察;长期医疗实践的反复验证;古代自然和社会科学的渗透;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4.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概况先秦秦汉时期;晋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明清时期;近代和现代。5.中医学的科学思维注重宏观观察;重视整体研究;强调功能联系;擅长哲学思维。6.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恒动观念;辨证论治。7.中医药文化中医药文化的形成;中医药文化的表现形式;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弘扬中医药文化的现实意义。8.《中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第一章哲学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阴阳的基本概念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2.熟悉精与气的哲学概念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熟悉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3.了解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形成与发展概况;了解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三者之间的关系。【能力培养目标】1.能初步应用精气学说说明一般的自然界现象和人体的生理现象。2.能初步应用阴阳学说说明和分析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3.能初步应用五行学说说明和分析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素质教育目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正确对待和分析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教学内容】第一节精气学说1.精与气的哲学概念。2.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精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精气的运动变化;精气是天地万物的中介;天地精气化生为人。3.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构建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中医学整体观念。第二节阴阳学说1.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的基本特征;事物的阴阳属性分类规律。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交感与互藏;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转化。3.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用于指导疾病的防治。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