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新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种类及原因的研究.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KB 金币:14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对大学新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种类及原因的研究.doc

对大学新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种类及原因的研究.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4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广东商学院经济贸易与统计学院对大学新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种类及原因的研究--对大学新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种类及原因的研究国际商务一班43张泽举摘要:随着高考的将近,大学新生的学习生活又被频繁提及,同时大学新生的学习质量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本文是通过对各种相关文献和资料的学习,加上自身的实时经历从而对大学新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障碍进行研究剖析得出的一些结论成果。写作提纲:一,大学新生在学习上会出现逃课、不写作业等现象,值得注意;二,大学新生出现的如厌学、焦虑、自卑等学习障碍的种类分析;三,从环境和学生自身角度分析造成这一系列学习障碍的主要原因。每当高考邻近的时候,总是有许多家长为了给孩子增加学习动力而给孩子灌输一些诸如“考上大学就不用学习了”、“上大学就自由了”之类的话。虽然事实的确与此相差不大,但是相关的大学新生学习心里障碍却值得人们去深究。据新闻报道,截至2007年底,我国有超过50%的网民玩过网络游戏,同比增加2300万人。而经数据统计,在大学里,有超过一半的大学生参与网络游戏,其中有将近10%的玩家有沉迷现象或沉迷倾向。其实不只是玩游戏,大学新生还有的沉迷于谈恋爱、社交活动等,但是同样的一个:他们都造成了大学新生中上课迟到早退甚至逃课、作业拖拉甚至不交、考试作弊、挂科甚至重修等的现象。有一个对兰州铁道学院2000级大学新生学习心理以问卷自测形式进行的综合诊断分析,结果发现,学生的学习质量状况有着较大的差异。学习质量很高、良好、一般和学习质量较差的学生分别占被试的4.9%、46.1%、40.3%、和8.7%。那么,大学新生的学习障碍又有那些呢?从细处讲,一些心理教科书将大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障碍分为一下七种,分别是:厌学、焦虑、懒惰、自卑、兴趣偏狭、消极归因和逆反心理。厌学现象在目前大学生中较为普遍,大学新生学习不主动、情绪消极、逃课旷课都是厌学的主要表现之一。而焦虑是一种消极不安的情绪体验,懒惰是一种怕苦怕累的心理现象,自卑主要存在于后进的大学新生中,兴趣偏狭、消极归因、逆反心理则大致是由于个人性格等方面因素的限制。而从较大的方面来讲,大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障碍又可以大致分为:一,学习动力缺乏;二,学习疲劳;三,焦虑现象。学习动力缺乏主要表现为:逃避学习、学习焦虑水平过低以及学习容易分心。而学习疲劳可以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比如大学新生在经历高考后对学习不起兴趣,就是属于心理疲劳。焦虑现象则是在学习上不能达到某个预定的目标或客服某种困难致使自尊心、自信心受挫,产生失败感、内疚感,这同前文的焦虑现象一样,大多存在于学习起点较低而有进取心的大一新生中。无论从打得还是小的方面看,大学新生的学习心理障碍都是多种多样的,导致这些心理障碍的原因更是五花八门。但是如果忽略特例,可以将这些原因归结为两类因素:环境要素和个人因素。大学新生从学海脱困而出来到新的宽松环境,自然不想再刻苦学习;某些大学新生在高中学习呼风唤雨,到大学后环境变化学习不在鹤立鸡群从而引起心理落差,产生焦虑现象;有些大学学习氛围不佳,大一新生受周围环境影响,沉迷于网络、恋情不能自拔;也有些教师教学能力落后,内容古板无趣,无法让学生产生学习动力,这些都可以归结为环境因素。同样的,有少部分大学新生由于自身适应能力差,导致对大学生活不适应从而导致学习上落后;也有部分大学新生由于性格较为孤僻,交际能力弱,兴趣范围窄,没法交到新朋友,影响了学习。还有一小撮人可能由于青春期或性格本身比较偏激,导致逆反心理作祟,与家长、老师、学校对着干。这些也都可以归于个人因素。不管是环境要素还是个人因素,大学新生的学习心理障碍都应该得到重视。既然能够被找出这些障碍的诱因,就可以对症下药,解决这些问题,还社会一群素质更高、知识更广的人才。参考文献:[1]腾讯游戏.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中到底是谁之错.[Z].HYPERLINK"http://games.qq.com/.2008年06月05日19:48"http://games.qq.com/.2008年06月05日19:48[2]胡继红.2000级大学新生学习心理自测分析[C].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研究[A].480-481.[3]《新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编委会.[J].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9.104-105.[4]侯桂芳.《新世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论》[J].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5,1.10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