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答题模式学习教案.ppt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诗歌答题模式学习教案.ppt

诗歌答题模式学习教案.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总体角度:形象、语言(炼字、语言风格)、艺术手法、思想感情。具体鉴赏角度:1、炼字角度2、细节分析角度3、名句角度4、意象角度5、修辞角度6、语言风格角度7、形象分析角度8、表现手法角度9、全诗整体(zhěngtǐ)简析角度10、表达方式角度11、音韵角度12、结构安排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qínggǎn)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4.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zhōngshí)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渲染)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意境(氛围):幽静,宁谧,苍莽,深远(shēnyuǎn),明净,绚丽,热烈,高昂,壮阔,悠远,空灵,辽阔,苍凉,幽美,朦胧,淳朴,荒芜,孤寂,冷寂,慷慨悲凉,缠绵宛转,空寂寥落,萧条荒凉……【练习】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cǎotánɡ)时。■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xiánshì)的心境(步骤三)。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手法?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biǎoxiàn)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3.解答分析:表现(biǎoxiàn)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biǎoxiàn)手法。4.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shījù)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5.答题示例: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此诗主要用了什么手法(shǒufǎ)?有何效果?第三种模式(móshì):分析形象型3、答题步骤:(1)什么形象:用凝炼的语言概括形象的特点(身份+特征)(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3)通过这个艺术形象表达了怎样(zěnyàng)的思想感情或这个形象有什么意义。具体分析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3.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míngbai)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4.答题步骤(bùzhòu):(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5.答题示例: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请分析(fēnxī)此诗的语言特色。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解答分析:古人(gǔrén)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4.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zěnyàng)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zěnyàng)的感情。(若有运用某些手法,应点明)5.答题示例: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fēicháng)传神。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lèiyǎn)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依依不舍)(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1.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