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一、硬膜外阻滞的临床应用(一)适应症与禁忌症1、适应症:可用于除头部以外的任何手术,临床上常用于腹部、下肢(xiàzhī)、会阴等手术。另外,常用于手术室外的各种镇痛:产科镇痛、术后镇痛、慢性疼痛(包括晚期癌痛)。(二)禁忌症:1、血容量(róngliàng)不足,血液或体液的过多丢失,休克(各种原因)2、穿刺部位感染,菌血症。3、低凝状态。4、脊柱,脊髓病变。(三)麻醉前访视及麻醉前用药1、麻醉前访视:PT!2、麻醉前用药:①为预防局麻药中毒(zhòngdú),常规使用巴比妥类或苯二氧卓类。②为预防迷走神经兴奋性过高,用阿托品。(四)常用(chánɡyònɡ)局麻药1、利多卡因;2、丁卡因;3、布比卡因;4、左旋布比卡因;5、罗哌卡因。(五)注意事项1、加用肾上腺素(付肾),2、局麻药浓度的选择:容量决定(juédìng)阻滞的范围(宽度),浓度决定(juédìng)阻滞的强度。①颈胸部浓度稍低,容量略减;②年老体弱浓度略减,容量酌减。3、局麻药的混合使用4、注药方法①注射试验剂量3~5ml②5’~10’后每5’追加注入3~5ml麻药,直至满足(mǎnzú)手术要求为止。③麻醉作用开始消退时,追加维持量(首量三分之一)直至手术结束。(六)硬膜外间隙穿刺术1、体位:侧卧,俯卧和坐位(zuòwèi)极少。2、穿刺点选择,考虑以下神经支配:①手术切皮区域;②手术途径区域;③手术靶器管;④手术靶器相邻器管;3、穿刺术:直入法和旁入法各有优点胸椎中下(zhōnɡxià)段棘突呈叠瓦状,旁入成功率更高。其余间隙直入、旁入均可。①直入法②侧入法(旁入法)4、硬膜外间隙的确定(quèdìng)(硬膜外间隙穿刺成功的标志)(1)阻力突然消失(2)负压现象(毛细玻璃管法)(七)硬膜外阻滞置管方法导管的插入长度以3~4cm为宜,太短退针时导管易被带出,插入太长,导管易发生扭折、盘旋、偏向一侧,甚至穿过椎间孔进入椎旁,导致麻醉不完全(wánquán)或失败。1、插管操作步骤:①先测量皮肤到硬膜外间隙距离;②操作者以导管即可滑入硬膜外间隙,至导管的15cm刻度处停止;③拔针时,以防斜口割断导管;④调整好导管在硬膜外的长度;⑤导管尾端接上注射器,位置(wèizhi)正确,即可固定导管。2、插管注意事项:①插管时如遇导管太软可加管芯;②切忌只拔导管,否则有针尖斜口割断导管;③插管过程中如病人出现肢体异常(yìcháng)或弹跳,重新穿刺置管;④导管内流出全血,提示导管已刺破硬膜外间隙静脉丛,可用含少量肾上腺素的生理盐水作冲洗,如仍流血时,应考虑另换间隙作穿刺置管;⑤为阻止硬膜外间隙内的药液回流入注射器(shèqì),可用胶布把注射器(shèqì)芯固定。(八)平面与范围的调节影响(yǐngxiǎng)硬膜外阻滞平面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穿刺部位。1、导管的位置和方向2、药物容量和注药速度3、体位4、病人的情况(九)硬膜外阻滞失败硬膜外阻滞失败包括三种情况:1、阻滞范围达不到手术要求(阻滞范围过窄或偏于一侧);2、阻滞不全(病人(bìngrén)有痛感,肌肉不松驰);3、完全无效。(十)术中病人的管理最常见的是血压(xuèyā)下降、呼吸抑制和恶心呕吐。1、血压下降多发生于胸段硬膜外阻滞,由于内脏大小神经麻痹(mábì),导致腹内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减少而血压下降,同时副交感神经功能相对亢进,可出现脉缓。2、呼吸抑制颈部及上胸部硬膜外阻滞时,由于肋间肌和膈肌不同程度(chéngdù)麻痹,可出现呼吸抑制,严重时可致呼吸停止,采用小剂量低浓度麻醉药。3、恶心呕吐二、硬脊膜外阻滞并发症(一)穿破硬脊膜1、原因(1)操作因素:①硬膜外阻滞是一种盲深性穿刺②麻醉人员(rényuán)自恃操作熟练,穿刺时麻痹大意,进针过猛;③用具不合适,穿刺激性针斜面过长,导管质地过硬。(2)病人因素:①多次接受硬膜外阻滞,粘连变窄;②脊柱(jǐzhù)畸形或病变;③老年人韧带钙化;④因先天性硬膜菲薄;⑤小儿由于其硬膜间隙窄。2、预防3、穿破后处理(二)穿刺针或导管误入血管硬膜外间隙有丰富(fēngfù)的血管丛,发生率据文献报告在0.2%~2.8%之间。注药后可发生毒性反应。(三)空气栓塞进气量超过10ml,则有致死可能。(四)穿破胸膜穿刺针偏向一侧进针又过深,可能刺破胸膜,产生(chǎnshēng)气胸或纵隔气肿。(五)导管折断1、硬膜外间隙的部分常可被锐利的穿刺针斜面切断;2、导管质地(zhìdì)不良或多次使用后易变硬变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