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征文大赛活动方案(多篇)[说明]征文大赛活动方案(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征文比赛活动策划书篇一一.活动主题:“水·灵动”作文大赛。副标:“抒我南工情,保护水资源。”二.活动内容:我们院校是全国第三所水利水电院校,是一所全日制本科院校,发展我校水利精神,倡导我校水文化知识已经是义不容辞的事情,我们庆幸的是在我校的争取下,本届大学生“挑战杯”江西赛区赛点既是我们学校,这是多么值得高兴的一件事啊!这对于我们任何一个南工学子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契机,借着这个机会我们水文化研究社团本着发扬我院水利精神,倡导水文化,特此在全校范围内举行一次作文比赛。三.活动目的:展现我院水利特色,倡导水文化,使大家对水的知识有更深的认识。让大家积极参加到这次活动中来,继续发扬我社团的宗旨,那就是让大家在学习,生活的同时可以明白自己身边的水资源现状,并积极参加到保护身边的水资源中来,做到爱水,惜水,节水。从我做起,带领身边的同学还有朋友也参加爱进来,人人爱护一点水,便可节约更多的水资源。四.主办单位:社团联合会五.承办单位:大学生水文化研究社团六.活动时间安排:1、作品征集:XX年3月20日——4月10日2、评审时间:XX年4月11日——4月15日3、结果通知:4月15——七.参赛对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八.活动总负责人:张长萌(13479265927)吴曰炎(15070848601)九.投稿要求:1、要求写出有关水的相关文字,不分散文,诗歌,小小说(散文,小说等字数在15000-3000字,诗歌在300字以内)2、扣紧主题,不冗余,极力表现主题所要表现的宗旨3、不得抄袭4、文章要求:标题,小三,黑体,局中正文,小四,行距20磅,宋体最后注明个人信息,电话,邮箱等。5、凡交上作品一律需要电子稿及打印稿一份。十.投稿方式请参加作文比赛的同学务必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作品发送至邮箱:[emailprotected]并交打印稿一份,打印稿交至社联内联部处。十一.注:奖项设置: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五名优秀奖若十名(注:所有获奖者均办法荣誉证书,并有一定的物质奖励)十二:宣传方式1、校园广播2、新老食堂及各个点的海报3、宣传单十三:社团所提供物品1、荣誉证书2、展板活动前,展板2块十四、经费预算:1、。荣誉证书:19本,共0元2、。获奖者物质奖励(所需物品金额):一等奖:10元二等奖:8元三等奖:5元其中所需物品为价值不等的笔记本合计:10+8×3+5×5=59元总计:59元五四青年节征文比赛通知篇二各年级:为庆祝“五四”青年节,结合市局开展的“师德师能提升年”活动,提高我校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展现当代教师的风采,引导教职工积极弘扬雷锋精神,爱岗敬业。特举办“迎五四”青年教师征文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征文内容以“学习雷锋、做诚信教师”为主题,展现人民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精神,可以通过自己切身经历表达从事教师工作的幸福感、也可以讲述自己教书育人的小故事;或人生感悟。题目自拟,要求内容文字清新质朴,言之有物,生动感人。二、参赛对象各单位推荐3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1名三、比赛时间:5月4日下午2点,地点:科技楼三楼多媒体教室四、奖励办法:本次比赛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五、比赛要求1、每位选手征文时间要求在5分钟之内。建议脱稿征文。2、各单位的报名单于5月2日下班前报学区办公室。xxx20xx年x月x日征文比赛活动篇三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主题征文大赛的会议精神和要求,我们在全校学生中组织开展了“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读书征文活动。此次活动我校全校师生共同参加,经过全体语文组老师的精心挑选,选取了7篇参加了市级评比。以下是对我校征文活动工作情况的总结:一、领导重视,层层落实。在教育局、关工委召开会议后,我校高度重视,立即进行了研究、布置、落实。学校成立了以分管德育的张校长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就征文的各项要求等制定了详尽的实施方案。在整个活动中,无论从时间安排、活动组织等各个方面,都倾注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视,分管领导张校长,在开展活动的这段时间,经常与班主任、语文老师一起交流、研究,耐心倾听意见,及时协调解决。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我校开展的“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征文活动,得到了健康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二、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在活动中,学校通过宣传阵地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活动气氛。学校进一步向全体同学明确了此次活动的目的、意义和要求,进一步阐述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各班教室的黑板报也根据主题开辟了专栏。同时,在升旗仪式上,张校长再次作了活动的宣传、动员。三、有效指导,激发创作。本校利用阅览课让学生在本班教室或者学生在阅览室组织学习有关知识,由语文组老师辅导。学生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