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摘要资产质量是关系银行生存与发展的核心问题。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不高,既有政策、体制、企业的原因,也有银行自身的原因,需要政府、国有商业银行和企业共同努力,进行综合治理。多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在经营中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不良资产比例偏高便是其中之一。对此应采取怎样的应对策略,确保资产质量的稳定提高,保证国有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现实问题。[关键词]不良资产信贷管理信用制度贷款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由于我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贷款这一资产项目,贷款质量分类管理是度量银行信贷资产安全程度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管理方法。为了解决国有商业银行巨额的不良资产,提高信贷资产质量,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主要采取了一些措施,虽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居高不下的问题。二、应对目前不良状况的对策建议(一)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进行二次剥离我国新成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集中处置不良资产,一次性剥离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1.4万亿元,但是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并没有剥离干净,仍然遗留相当大的一部分。为此,应尽快实施二次剥离,以充分利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现有的优惠政策和处置手段,加快不良资产处置进度,使国有商业银行真正能够轻装上阵。(二)政府要全方位整治信用环境1.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制度政府有关部门要指导企业建立信用管理的基本制度,加强培训,指导经营者树立良好的信用意识,实施企业信誉工程。2.加强组织协调,实现企业信用监督管理社会化。3.强化对中介机构的监督,规范其行为。(三)推进产权制度改革1.加快建立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构建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微观信用主体。2.加快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四)国有商业银行要积极采取措施,活化信贷资产存量1.健全不良贷款清收盘活机制,加大清收力度。2.因户施策,分类清收。3.国有商业银行要成立不良贷款管理中心,实行专业化特别经营,坚持集中管理、明确责任、加强考核的原则,对锁定后的不良贷款清收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分清责任、专业处置。4.加大创新力度,利用多种方式处置不良资产。5.国有商业银行要主动参与企业改制,从中寻求盘活良策。(五)强化信贷管理,防止新的不良贷款产生1.强化以人为中心的自我约束机制,增强信贷人员的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提高信贷人员的素质。2.建立健全贷款管理责任制度,包括贷款风险责任制度、审贷分离制度、贷款“三查”制度及贷款抵押制度等,使新增贷款建立在严格风险管理的基础上。3.对贷款企业开展整体分析。这是保证贷款合理投放和贷款质量的基础工作。4.建立健全贷款风险约束与激励相对称的机制,实现贷款管理的责、权、利统一。5.开展公关营销活动,不断拓展和培植优质客户群体,力争新增贷款实现零风险。6.构筑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系统程序,包括风险防范机制、风险分散机制、风险转移机制、风险补偿机制及风险法律机制,使贷款从发放到收回的全过程都处于系统管理之中。7.完善和加强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的稽核制度,注意跟踪分析不良贷款的变化,及时发现问题,积极采取措施,以防患于未然。要开展经常性、制度化的贷款管理稽核,及时认定临界贷款,并对临界贷款实行重点监控,跟踪监测,保证贷款的完整性。(六)强化金融监管,提高监管效率1.充实、培训监管人员,提高监管队伍素质。2.逐步实现五个转变:即金融监管从行政管理为主转向以法治为主;从合规性监管为主转向合规性监管和风险监管相结合;从现场监管为主转向现场监管和非现场监管相结合;从依靠传统监管方法为主转向依靠现代化监管方法为主;由外部监管为主转向外部监管与自身监管相结合。3.逐步放松对金融业务的限制,促进金融创新,对银行业务的限制,应该从目前规定的“能做什么”,转变为“不能做什么”,从而为金融创新提供更广阔的空间。4.提倡适度监管,鼓励适度竞争,而不是以监管规则制约公平竞争。5.金融监管部门要密切监测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流动性、贷款结构、存贷比例等指标,加大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降比工作的考核力度,将不良贷款抓降措施和效果纳入对国有商业银行高级管理人员业绩考核范围,对措施不力、效果较差的视情况给予机构降格、缩小业务范围、取消其主要负責人任职资格等处罚。(七)加快金融法制建设,完善金融法律制度,积极支持国有商业银行保全费产1.在全社会大力普及宣传金融法律知识,真正树立金融法治观念。2.法律要适应金融创新的发展。3.对《破产法》、《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等法律法规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从法律上明确国有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权利,并赋予其更多的处置不良资产的途径和手段。4.建立和完善银行债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