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江南春》优秀教案《江南春》优秀教案(精选14篇)《江南春》优秀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朗读古诗,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春天的美景,从中感受自然美。体会诗歌的内在节奏美。2、入情入境,读中感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二、教学重难点:反复诵读。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背诵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的美。三、教学过程四、举行诗歌朗诵赛,引入新课,理解诗题,感受美。1、以地名入手,向学生提问:江南是指哪个地方?江南指的是长江以南。2、师提问:“春”又让你联想到哪些诗词呢?学生诵读学习过的关于描写春景的古诗。如《游园不值》《惠崇春江晚景》3、江南之春是一番怎样的美景呢?(生发挥想像,自由表达)过渡:我们一起看看诗人杜牧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卷。板书课题:江南春杜牧五、整体感知,初步自学古诗,品词析句,体会美。1、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发挥想象,自由发言)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对照注释,理解诗意。(借助工具书或根据需要进行探讨研究,合作式学习),学生读通古诗后,师抽读,后再齐读。3、师提问: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呢?(把诗中描写描写景物的词画出来),表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让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上述景物加以描绘,说说词语所表达的意象)4、诗歌的后两句还是描写江南的春天吗?(生说理解)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在内容描写上有什么不同?5、师提问:表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江南地域辽阔,春景繁富。“千里”之内,处处杂花生树、红绿相映、黄莺歌唱;“千里”之内,水村山郭,处处酒旗飘扬;“千里”之内,“南朝四百八十寺”点缀于山水佳胜之处,金碧庄严,楼台隐现。霏霏细雨,淡淡轻姻,使无边春色在烟雨空蒙中更显出迷人的风韵,这正是“江南春”的典型特色。突出这一特色,就把“江南春”写活了。)6、请大家用自己最喜欢或是最擅长的方式来展示这首诗所表达的意境,想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爱画画的可以画一画。在江南一带,到处可以听到莺的啼叫。百花开放、山青水绿,在邻近水边的村镇酒家的酒幔子在风中飘扬。南朝的各代皇帝所建许多寺庙。佛寺中的这亭台楼阁在蒙蒙的春雨中留着。7、学生分组练习、展示并进行评价。六、理解诗意,诵读古诗1、学生说说对这首古诗的理解。2、生有感情的再次朗读课文。3、师生共同背诵古诗。七、展开想象,拓展学习1、根据这首诗,结合插图,发挥想像写一段话。2、说说自己喜欢的词或句,为什么?3、把收集到的诗写在读书笔记本上。《江南春》优秀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能力目标:1.学习古诗,掌握生字词。2.理解诗歌的意思,了解春天的美好。3.发挥想象,口述诗意。4.朗读诗歌,背诵诗歌。情感目标:通过朗读背诵,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之情。二、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诗歌,感受春天的美好。2、体会诗人对春的热爱。三、教学准备:实物投影、小黑板、挂图等。四、课时按排:二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惠崇春江晚景》一、揭题导入。读题目,了解作者并解题。要求学生出示资料解题。学生出示资料解题:1、惠崇是宋代和尚,著名画家。2、苏轼是唐宋八大家这一,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又名苏东坡。这首诗是苏轼为惠崇画的《春江晓景》题的诗。二、看图,初读古诗。1、请同学们看看图画,说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他们都在做什么呢?2、自由读诗,完成下列任务。1)、将诗歌读通顺。2)、根据工具书理解诗意。而后可以分成小小组讨论、交流你读懂和没读懂的地方。三、检查读诗歌的情况。过渡:同学们读得可真认真,现在就请同学们来交流一下,你在读古诗的过程中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读不懂的地方?谁愿意先来说说呢?1、先交流学生读懂的地方。部分学生交流自己在读古诗过程中读懂的地方。(可以是一个字,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句话。)2、再交流学生在读古诗过程中碰到的难题。正要上来的河豚想到了什么呢?知道了什么?想干什么?联系全诗思考。说说自己在读古诗过程中碰到的难题。如:"竹外、鸭先知、蒌蒿满地、正是河豚欲上时"重点讲解:"正是河豚欲上时"学生回答:河豚想赶回春江产卵;知道春天来;知道桃花开了,春江水暖了……3、谁能看着图画把这首古诗的意思说出来?(自己先练习一下。可以派一位同学上台当小老师,台下同学当评委。)学生上台串讲诗意。(竹外开着两三支鲜艳的桃花,鸭子最先知道春江的水暖了。蒌蒿长得满地都是。芦芽才长出短短的一截,正是河豚逆江而上要来到春江的时候。)4、齐读古诗。(那只聪明的河豚看到了春天像个花园,听到了春风正在悄悄地吹,那么美丽的春天,我们要怎么来读呢?)诗中写了哪些景物?为什么要写要画这些景物呢?讨论回答后,感情朗读全诗。四、学生讲诗,画画。1、这么美的春天在哪呢?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