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分享。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教学内容:课本第78——79页例2和“练一练”,练习十三第1、2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不超过两步),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2、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重难点: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谈话,并出示例题。学生自由读题,了解题意。二、探索新知1、出示例2,问: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说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谈话:为了使已知条件之间、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更清楚,可以先画线段图。教师一边讲解一边示范画线段图的过程,学生和教师一起操作,完善线段图。2、问:要求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可以先算什么?在图上指出来。各自列式解答,指名板演,期于学生同时列式解答。集体评讲。探讨其他算法设问:想一想还可以怎样算?学生思考后交流。教师适当评讲。三、巩固深化1、完成“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先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再列式解答。集体评讲。2、完成“练一练”第2、3题。学生弄清题意后独立解答。(要求学生画出线段图)集体评讲。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五.布置作业练习十三第1、2题。教学反思: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84、85页。教学目标:1.经历读统计图、交流信息、讨论图的特征等认识扇形统计图的过程。2.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征,能解释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能根据统计图回答有关问题。3.体会扇形统计图在描述和交流数据中的作用,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说到统计图我们还学过哪些统计图,它们都有哪些特点?(学生自由说)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扇形统计图又有什么特点呢?和他们有什么不同呢/二、认识扇形图1.让学生看课件中的扇形统计图。(或课本84页)师:,书上有其他学校六⑴班40名同学四个方面调查结果的扇形统计图。自己读一读。自由说一说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2.交流得到的信息。3.仔细观察统计图,你能用已知的数学信息,提出哪些有用的数学问题呢?(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派代表分别展示出小组交流的结果。小组展示提出的'问题,让对抗组来解答。通过补充质疑同学们基本能把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挖出来。注:学生提出的问题基本都是针对每一个统计图中的问题。4.同学们真是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那么同学们再观察一下这四个统计图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生1:它们都是一个圆,这个圆表示一个整体,也就是六一班的全体学生生2:每个圆都分成了大小不同的扇形,这些扇形表示的是部分。生3:每个扇形占整个圆的多少都是用百分比表示出来的。生4:圆中每个扇形的百分比相加的和都是100%5.同学们说的真好,把最关键的问题都给说出来了。我们说了这么多那同学们现在知道什么是扇形统计图了吗?试着总结:(可以小组交流一下再说)用圆来表示一个整体,用扇形表示其中的一部分,用百分比来表示部分占整体的多少的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板书)6.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呢?生: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师补充:但是呢它也有不足,它不能表示每一部分数量的多少!7.设情境:让学生选择合适的统计图(1)想知道奥城小学每个年级的学生人数应该用()统计图。(2)想知道奥城小学每个年级的学生人数的增减情况用()统计图(3)想知道每个年级的人数占全校的多少应该用()总结:所以我们要根据不同的需要采用不同的统计图二、堂清练习用多媒体展示三个层次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汇报,然后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会说出很多不同的问题,在这里注重学法的指导。三、总结概括,拓展应用。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统计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我们可以调查一下我们班60个人的完成作业情况制成统计图,还可以调查一下我们班的同学在家是否主动做家务制成统计图等等,只要我们善于观察,留心生活就能把我们学过的很多数学知识运用到我们的实际生活当中去,都能成为一个小小的数学家!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教学目的:1、让学生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用简便的方法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转化策略的认识,增强策略意识,培养的灵活性。教学重点:掌握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分数问题的方法,增强策略意识。教学难点:根据具体问题,确定转化后要实现的目标和转化的具体方法。教学过程:一、看谁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