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精编.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精编.docx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精编.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第一篇: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示题导入1、提示课题:井是什么样的?(师出示“井”的挂图)井有什么用?想一想:挖井是一件容易的事吗?2、出示生字“挖”“忘”“井”,学习这三个生字。3、齐读课题,思考。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2、教师出示生字,学生主动拼读生字,并提醒大家容易读错的字。三、朗读课文,了解大意,在语言环境中继续识字1、读课文第1自然段,出示本段出现的生字“席”“导”“革”“命”,学生认读、齐读。(出示毛主席画像)他是谁?(学生回答后,老师简介毛主席的生平及事迹)2、指名读第2自然段,出示本段生字“战”“士”,学生巩固识字。再齐读本段,要求读准字音。3、教师范读第3段,学生找出生字,教读,再读整个段落。4、自己读一读所有生字,不太会读的多读几遍。齐读,开火车读。5、朗读接力,在比赛中正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6、自由朗读全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四、理解课文,突破难点1、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这个地方人们的生活遇到了什么困难?你从哪里看出来的?2、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想一想:这口井跟一般的井一样吗?哪里不一样?3、想一想:人们为什么要给这口井立碑?(指导读第2段)讨论讨论:人们为什么会想念毛主席?(引导体会“吃水不忘挖井人”的道理)4、在你的生活中,都有哪些人关心着你的成长,无私地帮助过你?你会忘记他吗?为什么?第二篇:苏教一年级数学教案一、课题: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数一数教案设计二、教学内容:教材2-5页的内容三、教学目标:1、对1-10的认识,以及按顺序数数的方法。2、通过数学活动,初步体会数学的乐趣3、能够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以及一一对应的思想四、教学重难点:1、学会数数的方法2、用点子图表示数五、教具:PPT,图片六、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师:同学们,你们会从1数到10吗?我们一起来拍手数数看!(教师引领学生按由慢到快的顺序进行)师:数得真好!哪位同学愿意大声地清楚地数给大家听呢?(个别生数)真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数一数”(揭示课题)(二)活动开展1、教授数字与数数方法师:在数学王国里,要求同学们需要有一双会观察,能观察的眼睛,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幅图画了些什么?(展示PPT)你们别急!先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说一说你们在图里面都看到了些什么?(让学生间互动,体会合作与参与所带来的数学乐趣)师:谁来说给老师听呢?师:你们说的真好,那老师要来提问了,你们仔细瞧瞧,看到了多少头大象?(1头,同时将学生说的用图片展示在黑板上)嗯!是的,我们用数字“1”来表示。师:我看见秋千了,你们发现了没有?在哪里?有几个呢?你是怎么数的?谁来数数看!(请生到黑板上数一数)你数得真不错!揭示数字“2”,用相同方法揭示到4)师:我也来数数看这些小朋友哈,123,总共3个小朋友!是吗?我数对了吗?(学生纠正,应该为5只)我怎么就漏数了呢?为了不遗漏,谁有什么好方法来数呀?(按顺序来数)我们可以按照从上往下,从左往右的顺序数!(板书)那好的,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还有没有同学有别的方法的?(引导学生说出我们可以数一个划去一个,或者作好记号)用类似方法教授6,7,8,9,10。2、点子图黑板上列有1-10十个数字,然后教师说:我们除了可以用数字来表示数的多少,还可以用图形来表示呢。比如说,1,我喜欢用一个点来表示,当然我也可以画一朵红花来表示1。在数学中,我们将这种一个对应一个的称为:一一对应。你呢?你想用什么图形来表示?请同学上黑板画一画,让其他同学在本子上画出如何表示2,3,4等。教师巡视检查3、认读1-10总体认读几遍,用卡片的形式呈现来读。4、一起数一数教室里的实物(三)归纳总结师:这节课里你们都有什么收获?(四)作业布置回去数给父母听,再把我们不会数漏的方法告诉他们!七、板书设计课题:数一数图片1:数字1抽象表示(小圆点和小红花等等)图片2:数字2抽象表示(小圆点和小红花等等)图片3:数字3抽象表示(小圆点和小红花等等)图片4:数字4抽象表示(小圆点和小红花等等)第三篇:苏J教版一年级语文上教学反思教学《认一认5》教学反思反思这节课,自己也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1.环节重复,“平均发力”浪费时间,最终导致没有完成教学。在教学生字“车”时,我拓展了不同种类的车让学生去认读,后面我又让学生说说还有哪些交通工具,学生又说到了各种各样的车,这两个环节出现了重复的现象,浪费了一些时间。另外,每个汉字我都平均发力,像“刀”这种简单汉字不应花费太多时间。2.识字方法没有在后面的教学中进行强化。在教学伊始总结的识字方法若能在之后的认识汉字中进行强化,肯定效果会更好。另外,拓展的一些图片也应当将其汉字打出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