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采蘑菇的小姑娘说课采蘑菇的小姑娘说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七方面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采蘑菇的小姑娘》一课是冀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本组教材围绕“童心”这一主题,安排了《采蘑菇的小姑娘》、《雨后》、《我想我能行》三篇有趣的故事和一个综合学习。深读课文,我发现童心是一颗晶莹的水晶,在雨后的广场上,你会感到至纯至美的童心是花中之蕊,在采蘑菇的小姑娘身上,你会闻到善良的浓郁芳香;从《我想我能行》中,你会感受到童心的力量。《采蘑菇的小姑娘》是一首十分优秀的少儿歌曲,创作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作为音乐课必唱曲目,以它欢快的旋律和朴实清新的歌词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多年来久唱不衰。小姑娘那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品格陶冶着一代又一代人,它给孩子的童年带来一抹灿烂的阳光,一片美丽的天空。整篇课文讲述了劳动是快乐的,收获是喜悦的,分享是幸福的。二、学情分析低年级孩子的学习以兴趣为主,只有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孩子化被动为主动,投入的学习。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想到了要新颖,富有创意。抓住了孩子的眼睛和耳朵,才能抓住孩子的心。低年级孩子的注意力有波段性,因此在教学时我把握了自己课的节奏,做到了张弛有度,松紧结合。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正确认读16个要求认读的生字词是本课知识与能力目标。低年级的学生还是要以识字教学为主,在上节课识字教学的基础上对生字生词进行复习巩固,是十分必要的。于是我设计了“抢读字宝宝,去文中寻找字宝宝”两个环节。这样一来孩子们把读不好的字词都掌握了,为顺利学文做了铺垫。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是本课过程与方法目标。然而低年级的学生要以兴趣培养为主,于是我本着快乐学习的宗旨,让乐学、乐背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以读求知,读读悟悟,唱中积累成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在家都是小皇帝,所以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通过《采蘑菇的小姑娘》的学习让学生们体会劳动的快乐,体会与同伴分享劳动果实的幸福,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本课情感目标的达成。四、重点难点让学生体会课文含义,懂得分享的快乐,是重点当然也是难点。如何让这群生活在城镇的孩子,去体会大山里孩子的生活?值得思考,我想首先就得从文本出发,深入的去理解和感悟。读中联想小姑娘的形象,再去品悟采蘑菇的小姑娘身上可爱、勤劳、勇敢的好品质。最后延伸到让学生们懂得分享是幸福的,在小伙伴们分享劳动的快乐、收获的喜悦的同时,是一种爱在分享中传递。五、教学方法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确定之后,教学方法就成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内容的关键。因为教学方法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培养学生学习态度、意志、情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手段。所以我本着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的理念,对本文采用的读文促背诵,理解促背诵,联想促背诵,以唱促背诵等多种背诵方法进行。初读感知、导读感悟、品读积累、入情入境、以唱促读,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以读求知,读读悟悟,唱中积累!六、学习方法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我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采蘑菇的小姑娘》语言流畅,富有童趣,篇幅不长,学习时让学生通过自主朗读、读中品悟、以唱促读、合作交流等方式展开学习。读中慢慢体会小姑娘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爱分享的好品质。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七、教学过程整节课共六个环节(一)揭示课题——(二)复习读文——(三)深度读文(四)感悟品质——(五)以唱促背——(六)拓展延伸(一)揭示课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情感极易受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基于这点,开课之初,我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自己童年生活的图片,营造气氛,将学生带入情境,为课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进而可以拉近学生与课文之间的时空距离。随后揭开课题,顺势进入第二环节。(二)复习读文老师先来考考你们生字生词掌握的怎么样?出示课件:看到苹果树上的字宝宝就大声准确的读出来,接着去文中寻找字宝宝,然后挑战读课文。当大屏幕上出现苹果树时,孩子们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苹果树结出字宝宝,孩子们快速抢读,生怕自己落后。我说道:“愿意挑战更难一点的吗?”孩子们异口同声:“想”。说实话那热情都感染了我。这个部分孩子们完成的特别好。我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为自己的精彩表现鼓鼓掌。这样的鼓励让孩子们一下子积极活跃起来,完全进入了想学的状态。同学们的收获可真多,有的通过复习,对不太熟悉的生字词加深了印象,有的收获到了漂亮小贴士,那文中的这个小姑娘又收获了什么呢?带着问题,自己去文中找出答案吧!就这样很自然地进入深度读文的环节。(三)深度读文同学们的收获可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