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知识综合(园艺)考纲.pdf
上传人:13****51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11.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农业知识综合(园艺)考纲.pdf

农业知识综合(园艺)考纲.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农业知识综合(园艺)考纲1、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作物引种的意义和影响引种成功的因素,领会引种的基本原理和引种的基本步骤;掌握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程序。2、考核知识点(1)识记:引种的基本原理;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选择的基本方法;选择育种的程序。(2)领会:植物发育特性与引种的关系及不同作物引种后的生长发育规律;作物自然变异的原因。(3)综合应用:根据作物引种规律及其发育特性开展主要园艺作物引种。第六章杂交育种(分值10-20%)1、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杂交育种的意义和程序,掌握杂交亲本的选配原则、杂交方式及其杂交后代的选择方法。2、考核知识点(1)识记:杂交亲本选配原则,杂交方式,杂交后代选择方法。(2)领会:杂交后代不同选择方法的优缺点。(3)综合应用:合理应用不同杂交后代选择方法。第七章回交育种(分值5-20%)1、学习的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了解回交育种的意义及遗传效应,掌握回交育种方法、特点及其应用价值。2、考核知识(1)识记:回交育种方法、特点及其应用价值。(2)领会:回交育种的意义及遗传效应。(3)应用:在什么条件下应用回交育种。第八章诱变育种(分值5-10%)1、学习的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诱变育种的成就及特点,物理诱变和化学诱变剂的类别、性质及其诱变机理,掌握物理诱变和化学诱变剂的处理方法及其诱变育种的程序。2、考核知识(1)识记:主要物理诱变和化学诱变剂类别,诱变育种程序。(2)领会:物理诱变和化学诱变的机理。(3)应用:利用物理诱变和化学诱变开展诱变育种。第九章远缘杂交育种(分值5-10%)1、学习的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远缘杂交育种的作用,困难及其克服方法。2、考核知识(1)识记:远缘杂交育种的作用,主要困难。(2)领会:克服远缘杂交育种困难的方法。(3)应用:利用远缘杂交开展作物育种。第十章倍性育种(分值5-10%)1、学习的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多倍体和单倍体育种的方法。2、考核知识(1)识记:多倍体的类别,单倍体及其主要产生途径。(2)领会:多倍体和单倍体的育种价值。(3)应用:如何开展倍性育种。第十一章杂种优势利用(分值5-10%)1、学习的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杂种优势利用的历史和现状,杂种优势的遗传学基础;掌握杂交品种选育的程序和杂种优势利用的方法。2、考核知识(1)识记:杂种优势的遗传学假说,配合力及其测定方法,主要杂交种品种类型,主要杂种优势利用途径。(2)领会:杂种优势的遗传学假说。(3)应用:不同作物杂交种品种选育方法。第十二章雄性不育及其杂交种品种的选育(分值5-10%)1、学习的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雄性不育的生物学特性,掌握雄性不育的主要类型和雄性不育杂交品种选育方法。2、考核知识(1)识记:不同类型雄性不育的遗传学特点。(2)领会: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和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系或三系选育方法。(3)应用:不同作物雄性不育杂交种品种选育方法。第十三章抗病虫育种(分值5-10%)1、学习的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作物抗病虫育种的意义和特点,抗病虫品种选育和利用的方法;理解作物抗病虫性的类别和机制,掌握作物抗病虫的遗传学特点及其鉴定方法。2、考核知识(1)识记:作物抗病虫性的类别和机制。(2)领会:作物抗病虫的遗传学特点及其鉴定方法。(3)应用:作物抗病虫的遗传学特点及其鉴定方法。第十四章抗逆性育种(分值0-10%)1、学习的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作物抗逆育种的意义和特点,掌握作物逆境的种类及其育种方法。、考核知识(1)识记:作物逆境的种类。(2)领会:作物抗逆育种的意义和特点。(3)应用:作物抗逆品种选育方法。第十五章群体改良与轮回选择(分值5-10%)1、学习的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作物群体改良的意义,理解群体改良的原理,掌握作物改良的方法。2、考核知识(1)识记:作物改良的方法。(2)领会:群体改良的原理。(3)应用:利用不同方法改良作物群体。第十六章种子生产与管理(分值5-10%)1、学习的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我国作物品种审定与推广的体制和程序,理解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掌握作物种子生产的程序。2、考核知识(1)识记:作物种子生产的程序。(2)领会: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3)应用:作物种子生产。第二部分基本题型(样题)一、名词解释二、填空题三、简答题四、分析论述题第三部分主要参考书教材:<<园艺植物育种学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