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迪创新意识2.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启迪创新意识2.doc

启迪创新意识2.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启迪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安徽省亳州师专附属小学马翔新课标明确提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有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小学语文是一门极易启迪学生创新意识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教材中所蕴涵的创新教育资源,抓住课堂活动的契机,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本文谈谈我的点滴认识和做法。一、质疑-----创新的火花质疑是人们对未知事物有认知的愿望,不仅想了解其“是什么”,还想了解“怎么样”和“为什么”。“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亚里斯多德说:“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著名教授袁振国先生说:课堂教学不在于教师讲授了多少知识点,而在于学生提出了多少个为什么,不在于学生从课本上接受了多少,而在于他们质疑和批判了多少。有“疑”才有“思”,有“思”才能迸出创新的火花。质疑是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在教学中,我们要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问题情境,把握质疑契机,循序渐进地启迪学生的问题意识。1、围绕课题质疑。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篇课文的题目是文章的中心或主要内容。有的题目本身“问题的含金量”就很高。从课题入手,组织学生质疑,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如学习《鱼游到了纸上》一课,学生读了课题,就会产生“鱼在水中游,怎么会游到了纸上呢?”等问题。如学习《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课,出示课题后,我及时点燃疑“花”:“看到题目后,同学们想些什么问题?”学生争相质疑:中国孩子是谁?他发出什么呼声?他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呼声?这只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吗?针对课题质疑,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活学生心灵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明者、研究者。这样在揭题的学习过程中,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唤起了学生发现问题的创新意识。2、在重点处、难点处、困惑处和矛盾处质疑。比如学习《白杨》一课中“爸爸只是在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是表白着自己的心。”时,我鼓励学生质疑,学生提出:“自己的心”指什么?爸爸为什么要介绍白杨树?为什么爸爸要带我们到新疆?再比如:学习《将相和》中“完璧归赵”一段中“蔺相如举起和氏璧要撞柱子”时,我让学生质疑,学生提出:蔺相如是真的要撞柱子还是故意吓唬秦王的?针对重点和难点质疑,引发了学生深入探究问题的欲望。所谓“小疑则小获,大疑则大获”。如果说针对课题质疑仅仅是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那么这时的质疑激活的是学生的思维,学生理所当然地投入到自身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中,与文本进行心灵的对话,深入地领悟课文内容。3、在学完课文后质疑。比如:学习《詹天佑》一课后,针对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线路,我让学生质疑,学生提出: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线路有什么好处?有没有不足?用什么办法克服不足?当学生提出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时,我及时表扬并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品尝探索成功的喜悦。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教学利用了学生质疑这一教学资源,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会学习,很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二、想像-------创新的翅膀想像是指人脑中已有的表象,经过改造和结合而产生的新表象的心理过程。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进步。”想像渗透到思维,才能有完整的创新思维。想像力的发展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形成。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创新的内容,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潜能。”1、补充课文中的空白处。例如学习《卢沟桥的狮子》第二节时,我引导学生对卢沟桥的狮子进行再造想像,补充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有的说,一只大狮子把一只小狮子搂在怀里,好像在给小狮子讲有趣的故事;有的说,一只大狮子怒视着河水,好像告诉人们不要忘记那段屈辱的历史……2、续写课文,编写故事的结局。如:学习《坐井观天》一文后,我启发学生想像:如果青蛙跳出井口,它会想什么?许多学生说,青蛙会想,天空这么大,还是外面的世界好。有一位学生却想象很独特:青蛙跳出井口,蹦到池塘边,看到池塘里的水黑乎乎的,上面还漂着垃圾,它会想:这么脏的水怎么生活呀!还不如回到井里去呢!这样,通过创新想像训练,有利于发挥学生想像的潜能,在无拘无束的想像中产生大量新奇的创新成果。三、求异——创新的核心求异思维是指对一个问题从多角度、多方面探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它对创新能力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打破定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求异思维的多向性和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