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2年度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商研究中心)课题申报通知各有关单位、各有关人员:根据省社科联关于做好2012年度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浙商研究中心的研究规划和浙商成长的现实情况,现将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课题申报要求1、根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商研究中心2012年课题指南》(见附件1),2012年度基地申报重点课题尽量与主题相吻合,申报一般课题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某一问题,或从某一方面切入,自行设计课题进行研究。2、项目负责人应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学术造诣,并成为课题研究的实际组织者和研究者。3、课题组成员应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主要研究人员要有与课题相关的专业知识或实践经验、前期研究成果和充足的时间保证。4、课题组要具备提供开展研究工作的必要条件。5、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未完成者不得申报本年度基地课题。二、课题评审2012年度基地课题(省级)采用两轮评审制。第一轮初审由浙商研究中心组织评审推荐15项课题,初审入选课题15项中,由浙商研究中心、浙江工商大学以外的专家学者申报的不少于5项。省社科联根据第一轮评审的结果组织第二轮评审。三、经费资助本年度获得省级立项的课题,重点课题由中心给予3万元的资助经费,一般课题给予1.5万元的资助经费。各类课题经评审通过立项,并与研究中心签订《课题立项协议书》后生效。课题获批准后先拨付60%的经费,结题后拨付剩余40%的经费。四、成果要求1、研究成果要求:重点项目公开出版一本专著或公开发表一篇一级及以上期刊的论文,或经厅级以上领导签署采纳意见的研究报告;一般项目公开发表核心CSSCI期刊的论文一篇(含)以上或以研究报告的形式经浙商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认可通过。2、由中心推荐被列为省社科规划办的项目,其研究成果发表除符合中心项目发表要求外,还需符合省社科规划办项目的结题要求。3、课题结题时间:对策研究课题完成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年、基础理论研究课题完成时间一般不超三年,时间从当年立项文件公布之日起。到期未完成者,一律撤题。五、成果标注1、著作标注要求:封面标注: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浙商研究中心××资助项目封面标注格式需经中心办公室认可2、中文论文标注要求:作者单位:浙江省浙商研究中心题注:本研究受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浙商研究中心”资助六、申报时间与材料要求自课题申报通知发布之日起至将申报书和活页的电子版(申报书、论证活页可从浙江社科网下载)于2012年6月20日前发送到电子邮箱fanglujuan@163.com,逾期不再受理。申报书和活页的纸质版(其中申报书5份,活页10份、A4纸双面打印,左侧装订)于2012年6月23日寄至或送交至浙商研究中心办公室。七、联系方式联系人:方露娟联系电话:0571—88905711,手机:13588109204E-mail:fanglujuan@163.com中心地址:浙江工商大学教工路校区1号行政楼405室(教工路149号)浙江省浙商研究中心2012年5月22日附件1: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商研究中心2012年度课题申报指南根据省社科联关于做好2012年度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浙商研究中心的研究规划和浙商成长的现实情况,特制定并发布课题申请指南,供申请者参考。一.应用对策类课题1.浙江发展海洋经济和浙商成长研究。国务院于2011年2月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7月,舟山群岛新区获批成为又一个国家级战略新区。浙江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举措为浙商成长提供了历史性机遇。该课题主要研究浙商如何充分利用该历史机遇,在区域和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中获得协同效应。2.义乌发展与浙商成长研究。3.浙商产融一体发展模式优化及其风险控制机制研究。浙江丰富的民间资本和浙商转型升级的压力的共同作用驱使浙商实施产融一体发展战略,该战略的优势和风险都非常明显。该课题主要研究浙商如何结合自身实际,选择或者创造合适的产融一体化发展模式并有效控制经营风险。4.“三荒”(用工荒、用电荒、融资荒)背景下浙商转型研究。2011年以来,大量浙商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浙商遭遇用工荒、用电荒、融资荒,某些地区甚至出现中小型浙商群体衰退、倒闭的现象,这反映此类浙商难以适应新的发展环境。该课题主要研究浙商在此背景下具有实际操作价值的转型战略及其实施机制。5.浙商企业经营金融风险预警和组织健康问题研究。(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弃业家”等现象频发)以2008年金融危机对很多浙商企业、尤其是一些实力雄厚的精英浙商企业所带来的重大经营冲击为参照,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