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年20以内加减法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内容包括第三章“20以内的加减法”的第一节“整数的加减法运算”,详细内容为:认识20以内的数,掌握整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学会正确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20以内加减法的概念,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熟练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2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难点:进位与退位的处理,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计算器、黑板、粉笔。学具:学生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讲述小明购物找零的故事,引出加减法运算。让学生思考小明需要支付多少钱,应找回多少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例题讲解(1)10+5=?(2)158=?讲解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强调进位与退位的重要性。3.随堂练习(1)9+6=?(2)127=?(3)8+7=?(4)149=?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4.小组讨论(1)20以内加减法有哪些运算规律?(2)如何提高2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6.巩固练习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六、板书设计1.板书20以内加减法2.板书内容:加法运算规律减法运算规律进位与退位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7+8=?136=?9+4=?169=?(2)应用题:根据实际情况,列出至少两个20以内加减法的应用题,并解答。2.答案:(1)计算题答案:7+8=15136=79+4=13169=7(2)应用题答案:例1:妈妈买了3个苹果,爸爸又买了5个苹果,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解:3+5=8(个)例2:小明有10个糖果,吃掉了4个,还剩几个?解:104=6(个)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反思:本节课学生对2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掌握程度较好,但在进位与退位方面还存在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1)用20以内的数,编写至少5个加减法应用题,并解答。重点和难点解析1.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2.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5.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详尽性;6.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教学难点与重点是20以内加减法的教学核心。难点在于进位与退位的处理,这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强调和理解进位与退位的概念,通过直观教具和实际例子的演示,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认识。重点在于运算方法的掌握,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反复讲解和练习,确保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二、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实践情景的引入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发他们对加减运算的兴趣。设计时,应考虑情境的趣味性和数学问题的典型性。例如,可以用动画或故事的形式,展示小明去超市购物,需要计算商品价格和找零,从而自然引出加减法的运算。三、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例题讲解应涵盖20以内加减法的各种情况,包括无进位、有进位、无退位、有退位等。讲解时,教师要详细解释运算步骤,并通过图示、数线等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理解。同时,应提供足够的变化题型,以加深学生对运算规则的理解。五、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详尽性作业设计应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掌握情况。题目应涵盖基础运算和应用题,答案要详细,步骤清晰,便于学生自我检查和订正。作业还应有一定的拓展性,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课后反思是教师了解教学效果和学生掌握情况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认真分析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拓展延伸部分,应设计一些实践活动,如与家长共同完成数学游戏或问题解决,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20以内加减法的理解。通过上述重点细节的补充和说明,教师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20以内加减法。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一、语言语调1.使用亲切、生动的语言,语速适中,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听清楚。2.在讲解重点和难点时,适当放慢语速,加重语气,以引起学生注意。二、时间分配1.实践情景引入阶段,控制时间在5分钟以内,避免过长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