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英语教学.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doc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浅谈大学英语教学浅谈大学英语教学【摘要】21世纪的大学英语教学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究竟应如何抓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模式应如何确定,其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应如何改革,这一系列问题都亟待我们思考和处理,并将提到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议程。【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对策一、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我国2001年加入WTO,融入全球化经济,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在中国社会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各行各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愈来愈迫切,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仅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还不够,还要求有较强的口语和写作能力,能直接和外国人进行交流。认真分析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所走过的路程,对照目前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笔者认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有如下几点。(1)全社会注重英语学习。人们努力学习英语是从1977年恢复高考开始,以至于今后的许多年里,英语成了招聘和晋升必考的一个科目。英语作为一种工具,有些人使用,有些人不用,它不像工作,每个人必须有一个。虽然英语是一个重要的交流工具,但使用者仍是少数。(2)课程设置的问题。课程设置方面,所有大学无论什么专业都上英语课,以致造成教师的短缺,任课教师负担加重。吴阶平教授曾寄语大学生:一个人一生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但不可能全部学完,最好学习那些对你有用的东西。(3)技能培养方面。正如所有专业没有必要都开设英语课一样,英语学习者也没有必要全部掌握听、说、读、写、译等所有英语技能。有些专业强调听、说,另外一些专业注重写、译。在校的有限时间内不可能学好所有的部分,即使英语专业的学生也应该合理安排任务。二、我国大学外语教学的改革在面临如此多的问题和压力的情况下,要想进一步搞好大学英语教学,开创我国外语教学的新局面,则必须锐意改革。(1)课程设置的改革。来自基础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的学生经常抱怨说,现在的课程设置要么硬让他们在低水平的课程里重复,要么尽快让他们考过四级就不管了。因而,在许多大学里,上大学英语课时逃课的学生越来越多。内容重复引起的学生自满、懈怠、学习兴趣下降、动力不足等情况日益普遍。(2)大学英语教学方法的转变。多年来,我国一直视外语教学为知识教学,许多学者也尖锐地指出这就是我国外语教学费时低效的原因。笔者觉得应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多开展类似于英语晚会、朗诵比赛、背诵比赛和演讲比赛等活动,切实提高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积极性。(3)考试内容的改革。传统测试中常用的句型转换、用词造句等在考试的标准化变革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其实我们完全可以部分改变考试的内容,使其能较真实地反映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完全变成了应试教学;除了三段式短文,别的东西许多学生一概不会写。凡此种种使我们不得不思考英语教学的目的何在。(4)教学手段的更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和英语网络资源的开发使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受到了挑战。根据上海交通大学的调查,83%的学生喜欢通过听广播、录音和看电视英语节目学习英语。越来越多的实验表明,多媒体教学在输出形象化、学习个性化、安排科学化等方面都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三、新世纪英语人才培养的对策(1)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应符合社会需求。面对新世纪,我们认为科学的建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对大学英语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新世纪的英语人才应具备以下四个特征:一是发音标准,语调优美,熟练掌握听、说、读、写、译等技能。二是了解说英语国家相关知识,包括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法律等。三是学习与英语有关的相关课程,如文学、语言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四是培养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开拓创新的能力,尤其是解决不同文化背景人们之间问题的能力更为必要。(2)课程设置。我们必须把语言训练放在课程设置的第一位,否则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英语人才,那么人才培养的目标也不能实现。但仅仅一门英语课是不够的,如果没有其他课程的辅助,英语学习也将失去其目标。参考文献[1]间庆闽,陆建平.关于大学英语考试写作部分评分标准的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3)[2]邵永真.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说明[J].大学外语教学通讯.1998(2)[3]肖云南,罗晓英.关于英语测试的改革[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4)[4]刘润清.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5]王振亚.现代语言测试模式及其应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2)[6]蔡基刚.当前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压力[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3)[7]Alderson,J.C.InnovationinLanguageTesting[A].InM.Portal(ed.)1986.InnovationsinLanguageTesting[C].Lon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