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年大班语言《小雨点》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天气》中的《小雨点》。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小雨点的形成,了解小雨点的特点,学会用语言描述小雨点的样子,通过诗歌、故事等形式,感受小雨点的美。二、教学目标1.知道小雨点的形成过程,了解小雨点的特点。2.能够用语言描述小雨点的样子,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3.感受诗歌、故事中小雨点的美,激发对大自然现象的热爱。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用语言描述小雨点的样子,感受小雨点的美。教学重点:了解小雨点的形成过程,掌握小雨点的特点。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PPT课件、小雨点的图片、诗歌卡片、故事书。2.学具:绘画材料、画纸。五、教学过程1.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雨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雨天的景象,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天气吗?你们喜欢雨天吗?为什么?”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小雨点》。2.讲解小雨点的形成(10分钟)通过PPT展示小雨点的形成过程,讲解雨水从云层降到地面的过程,让幼儿了解小雨点的形成。3.讲解小雨点的特点(5分钟)展示小雨点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雨点的样子,讲解小雨点的特点,如透明、圆形、小等。4.诗歌学习(10分钟)教学诗歌《小雨点》,让幼儿感受诗歌中小雨点的美,学习用语言描述小雨点。5.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一个例题,让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小雨点的样子,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6.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在画纸上用绘画材料画出自己心中的小雨点,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六、板书设计1.小雨点的形成2.小雨点的特点3.诗歌《小雨点》4.例题:画出小雨点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小雨点。答案:根据幼儿的绘画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2.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描述小雨点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讲解、诗歌学习、例题讲解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了小雨点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和表达,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2.拓展延伸:让幼儿观察其他天气现象,如雪、雾、风等,了解它们的特点,激发对大自然现象的热爱。重点和难点解析1.教学内容的实践情景引入。2.小雨点形成过程的讲解。3.小雨点特点的讲解与绘画实践。4.诗歌学习与表达。5.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雨天图片,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天气?你们喜欢雨天吗?为什么?”2.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雨天的经历和感受。3.引导幼儿关注雨水,为讲解小雨点的形成做铺垫。二、小雨点形成过程的讲解小雨点的形成过程是教学难点,教师需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配合PPT展示,讲解雨水从云层到地面的过程:1.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2.水滴越来越大,当空气无法承受其重量时,就会降落下来。3.降落过程中,水滴遇到上升的暖湿气流,形成云层,再次凝结成水滴,如此循环,直至落到地面。三、小雨点特点的讲解与绘画实践讲解小雨点特点时,要注重观察与表达的结合:1.展示小雨点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其形状、颜色等特点。2.讲解小雨点是透明的、圆形的,通常很小。3.组织绘画实践,让幼儿在画纸上用绘画材料画出小雨点,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四、诗歌学习与表达诗歌学习是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1.教学诗歌《小雨点》,让幼儿感受诗歌中小雨点的美。2.引导幼儿跟读、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和情感。3.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雨点,提高表达能力。五、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作业设计要注重巩固所学知识,拓展思维:1.设计绘画作业,让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继续观察和表达小雨点。六、拓展延伸1.观察其他天气现象,如雪、雾、风等,了解它们的特点。2.组织户外活动,让幼儿在真实环境中感受天气变化。3.开展家庭作业,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共同关注大自然。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一、语言语调1.讲解时,语言要简洁明了,语调要亲切、生动,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2.在提问和引导幼儿表达时,语速要适中,给予幼儿思考的空间。二、时间分配1.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确保时间充足,让幼儿充分观察和表达。2.讲解小雨点的形成和特点:15分钟。注意控制时间,避免过长导致幼儿注意力分散。3.诗歌学习与表达:10分钟。保证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朗读和表达。4.绘画实践:10分钟。给予幼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