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商业伦理》案例分析案例陈述分配制度公正是构建社会和谐的关键记者从中国劳动学会主办的“深化企业薪酬制度改革促进构建和谐社会”论坛上获悉,中国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平均工资连续四年实现两位数增长,为改革开放以来职工工资水平增长最快时期。面对职工工资的持续高速增长,公众却并不满意,调查显示,对当前工资状况不满意的达96.5%。由此疑问的是,职工工资的快速增长是普惠性的,还是少数部门或少数人得益?2006年7月由国资委等单位统计显示,石油石化、通信、煤炭、交通运输、电力等12家企业员工工资达到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3-4倍。另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电力、电信、金融、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的2-3倍,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10倍之间。前些时间有媒体报道,南方某电力部门的抄表工年薪10万。但能够容纳大量就业人员的轻纺、建筑等领域工资偏低,2006年北京皮革、编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塑料制品、保安服务业的职工年平均工资只相当于北京平均工资的30%左右,而作为产业工人的主体的农民工,其工资增长之缓慢更是令人吃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民工资近12年来仅增长68元。一个“工资总额”、一个“平均工资”,掩盖了行业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工资差别。《中国青年报》2007年7月3日也报道到了类似上文的数据,并且它所提供的以下两组数据更能说明为何工资高速增长而公众为啥不满的根由:工资增长主要流向了两个方向:一是流向垄断行业。目前我国电力、电信、石油、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行业共有职工833万人,不到全国工人数的8%,但工资和工资外收入总额估算却相当于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55%。显然,这些行业是工资增长的“蓄水池”,吸收了大部分的“增长”。二是流向了管理层。调查表明,目前有些行业管理层和普通职工的收入差距达到15倍,高的甚至达到了30多倍。笼统的“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对社会和谐没有太大的意义。《中国剪报》2006年12月27日援引《2007年社会蓝皮书》的内容报道,占中国人口20%的高收入人群与最低收入者,实际上收入差距达到18倍左右。有学者惊呼,当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一个还是收入差距问题。另外,据《读者》2007年第17期转引世界银行的数据表明,在中国收入分配的最底层的10%的人,10年来收入增加了42%,中间层收入增加了115%,而处于顶层的人收入增加了168%。《中国经济时报》、《瞭望》等多家杂志于2006年撰文谈“无直接利益冲突”成为社会矛盾新警号。仇富甚至仇视社会的现象开始出现,而仇视者多为弱势群体。2002年党的16大仍然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但同时具体化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次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2007年党的17大不再出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同时将效率与公平的具体关系表述为:“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公平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温家宝总理在2008年人代会上动情地发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政府的天责,推动公平正义是政府的良心”的呼声。问题思考1、如何理解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本质?如何评价我国分配现状?答: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剥削也不是社会主义,但其实什么是真正的科学社会主义只有理论并没真实存在,苏联模式?中国模式?还是其他?谁也说不清楚。因此社会主义的本质也就无定论。邓小平同志针对中国的现状创造性地提出“让小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再带动全国人民共同富裕”。民主和经济的建设永远是一对统一的矛盾体。综观我国当下的分配制度,很明显效率摆在了首位,没错,三十年的建设经济成果卓越,小部分人的确富裕了起来,而中国两极分化也日益严重,但是先富裕起来的人真的愿意带动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他们伦理道德真有那么高的境界?我看中国的民主任重而道远。2、改革开放30年的今天,应当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还是应当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为什么?答:我始终认为任何事情的两点论总归存在轻重缓急,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两手都要发展是做不到的,甚至于均衡发展会导致一个都没发展好。所以在公平和效率的问题上很难兼顾,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很明显我国把效率是放在第一位,虽然我认为在一个时期内发展必然有重点(所以这三十年发展必然性起码我个人是认同的),然而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却应该强调均衡性。无论人类多么文明,人类始终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如果经济文明极大地超越了民主文明,社会就不会稳定,出现畸形发展。因此我认为未来十年我国应该转变发展模式,“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大力发展民生,修改官员考核标准。3、你认为收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