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必修第三册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2-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1)造纸术的发明、改进及其影响(bc)发明:可能在西汉早期。改进:东汉的蔡伦独创了“蔡侯纸”。影响: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纸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应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有了革命性的进步。(2)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ac)发明:战国时期:“司南”,(记载于《韩非子》)北宋时期:指南鱼(《武经总要》)、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沈括《梦溪笔谈》)传播:12、13世纪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入欧洲。应用:北宋开始用于航海(记载于北宋的《萍洲可谈》,南宋的《梦梁录》)。影响: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远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3)火药的发明和使用(ac)①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仙药》中已提到“火药”②唐末至宋代:火药箭、火炮、火箭、火球、火蒺藜等,开始应用于军事。北宋《武经总要》记录了当时的三种火药配方。③明朝:创造了早期的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在当时都是世界最先进的。(4)印刷术的发明、进步及其影响(ac)进步:①868年的《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雕版印刷品。②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③元代王祯成功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字盘。④明代中期,铜活字得到较多的应用。影响:提高了印制效率,推进了文化的传播。印刷术传到欧洲后,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的出现准备了条件。2-2.中国的古代艺术(1)汉字的起源与书法的发展(aa)起源:殷商时代的甲骨文、金文。发展:小篆:创始于秦代,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隶书: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时,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楷书:也称真书、正书,形成于汉末,字形方正,规矩严整;行书: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开始盛行于晋代,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草书: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变化丰富,奔放跃动。(2)东晋、唐、宋时期的书法名家(aa)东晋:王羲之:擅草书,行书,代表作有《兰亭序》、《丧乱贴》等,号称“书圣”。唐代:①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分别创立了楷书中的欧体、颜体、柳体;②怀素、张旭之则擅长狂草。宋朝: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一说蔡京)被称为北宋四大书法家,都以行书名世。(3)中国传统书画的基本特征(ab)分类:以题材不同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画科。以表现技法分为工笔和写意两类。①注重线条,讲究神似、意境、气韵及布局构图②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情感的抒发;③表现手法灵活、自由、多样,融诗、书、印为一体。④是历史悠久的民族艺术形式,类型多样。文人画(士大夫画):强调个性表现,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山水画:是中国画的精粹。以自然风景为主要的描绘内容,在题材上特别讲究布局构图,画面普遍具有气势雄壮、意境深远的特色。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在艺术风格上,注重用画面传达出主观情致和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2-3.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1)《诗经》、《离骚》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ab)《诗经》:①概况:最古老的诗歌总集。绝大部分是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②影响:对我国文学的发展有影响深广,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离骚》①概况:屈原“楚辞”的代表作。是一首政治抒情长诗,风格浪漫,充满奇特幻想。②影响:《离骚》著称于世,又称楚辞体为“骚体”。“骚”与“风”对后世文学产生巨大影响。(2)“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ab)“诗仙”李白:以激情与浪漫著称。诗风狂放炽烈、想象丰富,是盛唐气象在文学上的体现。代表作:《静夜思》、《蜀道难》,《将进酒》“诗圣”杜甫:“苦难诗人”,诗风凝重与沉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与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代表作:《秋兴八首》、《登高》、《春望》、《月夜》等。杜诗被后人成为“诗史”。(3)著名词人苏轼、柳永、李清照、辛弃疾(ab)苏轼:豪放派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他的词清新俊逸,刚健豪放。柳永:大量吸收俚俗口语,多写城市的繁荣和男女的悲欢离合之情。流传广泛。“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李清照:经历过南渡悲苦、对山河破碎有切身感受,其词蕴涵着对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慨。辛弃疾:以高超艺术功力、强烈爱国情怀和鲜明个性风格,成为豪放词派的集大成者。(典型词句要有数。)(4)著名元杂剧作家关汉卿(ab)地位:元杂剧奠基人。代表作:《感天动地窦娥冤》;作品特点:揭露当时的黑暗统治,描写广大人民在残酷压迫下的苦难生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