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课外文言文.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初三课外文言文.doc

初三课外文言文.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嬾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擿,多作自能见之。」[译文]近年来孙莘老结识欧阳修,曾经乘机问他怎样才能写好文章.欧阳修回答说:"没有其它办法,只有勤奋读书而且多动笔,自然就会写好;世人的弊病在于写作太少,又懒于读书,写出一篇,就想超过别人,像这样很少有达到目的的.文章的缺点不需要别人指出,只要写多了,自己就能发现的.2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之,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与老马,老蚁,今人不止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出自《韩非子。说林上》老马识途[译文]】管仲、隰朋跟随齐桓公去讨伐孤竹国,春季出征,冬季返回,迷失了道路。管仲说:“可以利用老马的才智。”就放开老马前行,大家跟随在后,于是找到了路。走到山里没有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地上蚁封有一寸高的话,地下八尺深的地方就会有水。”于是挖掘地,就得到了水。凭借管仲的圣明和隰朋的智慧,碰到他们所不知道的事,不惜向老马和蚂蚁学习;现在的人带着愚蠢的心而不知道向圣人的智慧学习,不是很大的错误吗?启示我们要善于向富有经验的人学习,不耻下问。越是聪明的人,越懂得问问题!3王勃腹稿王勃所至,请托为文,金帛丰积,人谓心织舌耕。每为碑颂,先磨墨数升,引被掩面而卧。忽起,一笔书之,初不窜点,时人谓之腹稿。译文:王勃所到之处,都有人请他写文章,作为润笔的钱物绸缎积累了很多。别人说他是用心来编织,用舌来耕种。每当他写碑文或赞颂辞时,就先磨好数升墨,拿被子盖住脸躺着,一旦灵感来了,他突然起来,一挥而就,从不更改。当时人们说他是在腹中打好了草稿。4《史记·周本纪》:“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楚国的养由基是射箭的能手,距离柳叶百步射箭,百发百中。旁边看的人都说他的射箭技术很好。有一人从旁走过,却说:‘射得很好,可以教别人射吗?’养由基说:‘人家都说好,您却说可以教别人射吗?您为何不代我射呢?’那人说:‘我并不能教您左手拉弓,用力向前伸出,右手拉弦,用力向后弯曲那种射箭的方法。但是,您射柳叶能百发百中,却不趁着射得好的时候休息休息,过一会,当气力衰竭,感到疲倦,弓身不正,箭杆弯曲时,您若一箭射出而不中,岂不前功尽弃了么!’5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臣爱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耶?”翻译有一次魏文侯出游,见路上一个人反穿著一件皮裘(古人穿皮裘以毛朝外为正),背著柴行走。文侯问他:“你为什么要反穿著皮裘背柴呢?”那人说:“因为我太爱惜皮裘上的毛了,怕它被磨掉了。”文侯说:“你难道不知道皮裘的里子要是被磨坏了,皮裘上的毛就会失去依托了吗?”6汉之承宫,少孤,年八岁,为人牧豕。乡里徐子盛者,以《春秋》授诸生数百人。宫过息庐下,乐其业,因就听经,遂请留门下。为诸生拾薪,执苦数年,勤学不倦。(据《后汉书》改写)译文承宫,是琅琊姑幕人,小的时候就死了父亲,替别人放猪为生.乡里徐子盛懂得《春秋》这本经书,给几百个学生教授《春秋》。承宫从他房前经过,看见那些学生在讲习诵读,很喜欢,于是忘记了他的猪就听老师讲经书。猪的主人很奇怪他怎么还不回来,就来找他.看见他在听讲经书,就要用板子来打他。众位学生一起阻止,才没有打他。于是就留承宫在门下学习。上山打柴,吃尽苦头,几十年里,就精通了这本经书.7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或谓郑相曰:“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我嗜鱼,故不受鱼。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新序》卷七[译]:曾经有个人送鱼给郑国宰相子产,子产不接受。有人对他说:“您喜欢吃鱼,为什么不接受呢?”回答说:“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不接受送的鱼。接受送的鱼(贪赃枉法),就会失去官位俸禄,我就没钱买鱼吃了。不接送的鱼而获得俸禄,我一生都可以买鱼吃。”8盐不足原文:人有和羹者,以杓尝之,少盐,便益之。后复尝之向杓中者,故云:“盐不足。”如此译文:有个人调一锅汤,先盛出一勺试着尝了一口,觉得味淡,往锅里又加了一些盐,然后再去勺里尝尝,仍觉味淡,便说:“盐少!这是一个笑话,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