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时课题:第一章第二节生物的生活环境1课时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2012年9月5日,星期3,第5节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描述生物圈的范围。②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3\*GB3③举例说出不同生物的栖息地,且他们是不同的。能力目标:①通过生物栖息地类型的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②关注栖息地的变化对生物的影响。情感目标:认识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树立环保意识。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为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确立本节应用“激趣-探究”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环境、社会等实际问题相联系,使学生认识到保护好生态环境,需要学好多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建立起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意识。教学重点:①描述生物圈的范围,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②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教学难点:举例说出不同生物的栖息地是不同的。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另外准备一个地球仪。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太阳系中各大星球及地球自然环境的有关资料。板书设计:生物圈一、生物圈:生物圈的范围:海平面以下约10千米和海平面以上约10千米之间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生物圈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的基本条件: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等。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上节课学过的主要知识进行提问。自然界中的生物人们通常将它们分为什么?生物具有的生命现象?学生回忆、看书等,给出准确、规范的答案。二、新课导入:天上是否住着神仙?月宫中是否有寂寞的嫦娥?用课件展示太空画面及优美的自然风景图片,学生在欣赏美丽画卷的同时,设问哪些地方有生物生存呢?从而引出课题:生物圈与栖息地。三、自主学习:知识点1:生物圈1、概念:有的圈层。2、范围:的下层、整个和的上层。3、生物圈之所以能适应生物的生存,是因为它具备了大多数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等。知识点2:栖息地1、概念:生物圈内生物生存、的场所。2、栖息地型:、、、、等、。3、或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破坏栖息地的重要因素是。4、决定栖息地类型的主要环境因素:、、等。5、比较孔雀与野大豆的栖息地有何特点?栖息地名称栖息地特征生存的其他生物生存的其他生物孔雀野生大豆结论:不同的生物有不同的生存需要,所以不同的栖息地是的。四、合作探究:探究任务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根据课件上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的图片,结合观察学生自己手中的地球仪,明确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圈的概念及范围。讨论:1、这三个圈层各有哪些特点?2、在这三个圈层中都有哪些生物存在?探究任务2:生物圈为生物提供的基本条件观察课件上的几种生物的图片,讨论:1、这些生物生存需要的条件是什么?2、为什么生物圈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有关资料进行发言,然后师生共同总结。那么,将来人类能否移居月球呢?科学家们正在努力解决这一问题,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知识,不断实践,提高能力,将来报效祖国。3、是不是地球上的所有地方都有生命存在呢?学生通过思考可知,地球上有的地方就没有生物。比如:在天空的最顶部、在海洋的最底部、在地球的最里面…。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介绍自己采用的收集方法。小组内探讨所收集的资料,分析缺少什么条件,小组向班级展示讨论成果,通过具体事例得出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生活条件。结论: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阳光、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供给等。探究任务3:(1)比较孔雀与野大豆的栖息地有何特点?栖息地名称栖息地特征生存的其他生物生存的其他生物孔雀野生大豆结论:不同的生物有不同的生存需要,所以不同的栖息地是的。观察图1.1-6的图片,分析图中生物的栖息地类型,思考问题。(2)图中所示4种生物的栖息地各有什么特点?(3)你能说出某一栖息地在中国的位置吗?(4)如果上述栖息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会对其中的生物造成什么影响?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活动全过程由组长组织,小组的集体思想由小组发言人向全班汇报。各小组汇报,全班交流,并得出结论。出示森林、湿地、农田、城市四种栖息地的图片,分析其特点,想一想,哪一种栖息地最容易被破坏?从而了解城市生态的脆弱性,为知识的迁移深化做好准备。五、知识总和、迁移深化1、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总结知识点。2、出示课件,播放大气污染、固体垃圾污染、河流污染、土壤沙化水环境被破坏、稀有动物濒临灭绝等具体的栖息地被破坏的图片,感受栖息地对生物的重要性,让学生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