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小学数学《认识钟表》教学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数学3、课时:1教学课题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钟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网络资源和现实情境初步认识钟表,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2、在认识钟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提出问题的能力。3、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逐步养成珍惜时间的态度和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教材分析本教案《认识钟表》是青岛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的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本课时借助“下雨了”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情境信息,提出有关时间的问题,进而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初步认识钟表,并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本课的重点就是能正确认读钟表的“整时”和“半时”,难点是学生可以根据信息提出关于时间的问题,并能准确认读“整时”和“半时”。一年级的大部分孩子在学前教育或家庭教育中多多少少都接受过一些关于时间的知识,孩子们每天起床、吃饭、上课、下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钟面对于他们来说也并不陌生。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不易稳定、集中,以“玩”为主的课堂方式转变成以“学”为主的课堂方式,学生和老师都会有极大的不适应。因此在课堂设计中结合生活实际,以故事导入问题,学生动手操练等方式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认识钟表》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钟表的谜语作为课堂的导入。用百度图片网上搜索下载的钟表图片,做成PPT,结合学生手中的模具介绍钟表的构成,给学生视觉上的直观感受。用百度搜索的拓展练习“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开拓学生的思维,加深对时间的认识。教学方法1、创设情景法:结合教材中“下雨了”情境图,引导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关于时间的问题,本节课就以解决问题为主线,认识钟表;2、实践法:钟表在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另外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实践操作(“看一看,你有什么发现”、“我说你拨”、“我拨你说”等活动),让学生经历认识、对比和归纳的过程,认识“整时”和“半时”。3、演示法:课堂中学生动手操作前,老师进行演示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叶保证了学生练习更有效。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猜谜语【百度搜索】http://www.5068.com/miyu/etmy/107598.html小小圆形运动场,三个选手比赛忙,跑的路程分长短,最后时间一个样。(钟表)师:对了,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样的钟表?【百度图片】HYPERLINK"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nc=1&word=%E"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nc=1&word=%E9%92%9F%E8%A1%A8&ie=utf-8师:那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老师给同学们讲个故事,这个故事也是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一年级的王老师很爱她的学生。这一天,放学的时候下起了大雨,王老师送走路队后,很担心班上离学校很远的四位同学小力、小云、小青和小林在路上的安全,放学后王老师分别给四位同学打了电话。你们想知道王老师和四位同学的对话吗?老师帮助学生观察“下雨了”情境图,表演图中信息,启发学生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问题(1):小力是什么时间回家的?问题(2):小云是什么时间回家的?问题(3):小青和小林是什么时间回家的?………师:要想知道他们是什么时间到家的,我们就要学会看钟表。2、认识钟面。师:观察钟表学具,尝试完成这里的几个填空,同桌两人可讨论交流。小组汇报。课件展示教师总结:钟面上有12个数,他们首尾相连,有12个大格,毎个大格中间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有两根针,一根是长针,一根是粗针。长针是分针,粗针是时针。3、认识“整时”。师:咱们认识了钟面,接着咱们来观察小力是什么时间回家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先自己想,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课件出示小力到家时间文本)师:哪个小组先来介绍小力是什么时间回家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汇报交流。师:同学们刚才的想法很对,小力回家的时候钟表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5,是5点,在数学上通常叫5时。(板书:5时)所以认识“整时”可以总结为:分针长长指12,短针指几就几时。(课件分别演示)师:咱们认识了“整时”,请同学们读一读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