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中文系10级语文教育三班的孙淼,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散步》。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进行说课: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学法,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一.说教材。莫怀戚的《散步》这篇课文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文章记叙了一家三代人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的“生活细节”,渗透着浓郁温馨的亲情。表达一个大主题——互敬互爱、珍爱亲情、珍惜生命。第五单元的学习要求是要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所以,《散步》这篇课文,要在学生学习前面课文所掌握的方法的基础上,在老师的启发指导下,学生的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运用所学方法,继续巩固单元要求。二、说教学目标今天我要说的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著名作家许地山先生写的《落花生》。新课标中重点提出,要让学生“关注人类,关注身边的人”,“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根据以上两方面的要求,结合本课的内容和学情特点我这样确立这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①知识与能力: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词句含义,品读文章清新质朴的语②过程与方法: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阅读,理解,品味一篇美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用心去发现感情,感受亲情并珍爱亲情,做一个富有爱心的人。三、说教学方法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在本课教学时,采取1.情境导入法2.诵读教学法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4.语文活动式教学法这几种方法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根据以上的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以下的学法:1.圈点勾画2.朗读感悟四、说教学重难点。课本编写者在本册课本第五单元的意图是引导学生将目光转向家庭温暖与亲情。其中,本单元其他几篇课文,如《风筝》与《羚羊木雕》表现的是家庭矛盾冲突的一面,而《散步》这篇散文则表现的是家庭温馨和美好的一面,这是在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生活,关注父母长辈,体味人间亲情,树立责任意识。由此,教学重难点表现在一下几方面。重点:①感受文章浓浓亲情,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②透过文章浅显质朴的语言,品味文章深刻含蓄的意蕴。难点:③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五、说教学过程。我的教学过程主要可以分为一下几个方面。(一)、情景导入,渲染亲情(二)、朗读课文,感悟亲情(三)、精读文章,探究美点(四)、研读入境,合作讨论(五)、拓展训练,进行联系(六)、课后作业(一)、情景导入,渲染亲情。播放公益广告《妈妈,洗脚》,然后请学生自由发言,畅谈对“家”的理解。通过本环节,可以完成本课的第一个教学重点。(二)、朗读课文,感悟亲情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初步感受亲情。2、学生朗读课文,要求: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在这个环节,要求学生自由、快速阅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初步理解文章的基础脉络。3、检查阅读效果:A、散步的人有哪些?B、散步的季节呢?C、散步的地点D、散步中发生了什么事情?E.结果如何?这样可以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投入到课堂的学习气氛中去。(三)精读文章,探究美点可提出问题,让学生仔细精读课文,探寻文章细节。1、散步本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为什么在发生分歧时,我会感到责任的重大,就象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那样?(引导学生理解“我”对家庭和谐,亲情和美的极端重视,体现我爱我的家和每一位亲人。)2、这种浓浓的家庭亲情还体现在文中的什么地方,勾画出来,读出这份深情,并根据上下文谈谈自己的体会。例如:看PPT。念。(四)研读入境合作讨论1.划分4人小组2.展示:(1)在整个散步过程中,你最欣赏谁(作者、作者母亲、作者媳妇、作者儿子)的表现?理由是?(2)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问题上,到底谁说了算?3.要求:①个人见解独到、精彩,每人欣赏一个人。②小组观点一致:中心、补充、记录、发言代表4.展示完后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参与,点评讨论情况(五)拓展训练,进行联系为了学以致用,练习对称句式的写法,也为了借助文本激发学生与心灵对话,与生活对话,所以设计了这样一道题:请以“爱”、“家”或“亲情”为开头写一组对称的比喻句。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和语文基础的差异,教师在课下可以准备几个开头,让抒写有困难的学生采用仿句的形式续写,能仿写多少就写多少;基础好的学生自己另辟蹊径写,然后交流。如①亲情是饥肠辘辘时的一碗米饭,……②亲情是爸爸严厉的批评与责骂,……①亲情如久旱后的一场甘霖,……②爱如沙漠中的一泓清泉,……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