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家校协同减负实施方案家校协同减负实施方案(精选6篇)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顺利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方案准备工作,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校协同减负实施方案(精选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家校协同减负实施方案1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长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二、工作目标:1、使家长按计划学完相关家教课程2、使家长家教理论水平得到提高三、组织机构:1、校长:李忠颖2、领导成员:唐志国、类成芝、董秀琴3、教员:①、各班班主任。②、学校优秀教师。③、教子有方的有经验的家长。四、具体要求与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做到四个落实。1、组织落实:健全组织机构,建立家长委员会,请家长委员会组长,校外辅导员担任家长学校领导。2、时间落实:“家长学校”上课学习时间,分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全年完成4次课的学习,每次上课2个课时,一般每学期安排1-2次,分次不少于2小时。低、中、高年级开班,每次授课可集中进行,也可分班进行,每次课后,都安排班主任及任课教师与家长见面交换意见,交流教育子女的信息,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同步协调。3、教员落实:家长学校聘请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教员,聘请家长教育方面的有关专家,作家长学校顾问,并作理论报告。4、教学内容落实:根据《牵手两代家长课程》内容按低、中、高不同时期的每个阶段安排具体的教学内容,做到有计划,有序列地进行,使教学内容序列化,系统化。(二)健全制度,规范管理。1、学校建立健全各项工作职责,使每个工作人员明确自己的义务。2、建立制度,实现制度管理。①④、建立意见反馈制度:学校制定征求家长意见表,定期发给家长,然后回收反馈,并建立家访制度。3、建立评选表彰制度、制定《优秀家长评选条件》每学期评选次优秀家长,比率约为10%,由学校张榜表彰。4、建立家教档案管理制度,有关家长学校的各种文件、信件,有关讲话稿、会议记录,教员的备课资料,各项制度,记载等都严格分类加以整理保管存档。(三)加强教学研究,提高业务水平。1、定期组织校务会成员召开会议,研究并解决家庭教育有关问题。2、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家庭教育理论,提高业务水平。3、每学期举办教研活动2次以上。4、组织教师进行家庭教育的实验课题研究,并认真总结经验撰写论文。(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1、充分利用电教和网络教育手段,组织家长点击学校教育教学网站。帮助家长深入细致地了解学校。2、聘请家教获得成功,具有丰富经验的家长到校为家长学员们传经送宝进行经验介绍。3、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组织家长共同参与学校或班级的有关活动。4、开展咨询服务。对家长提出的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给予较好的解决或号召大家共同研讨提高教育水平。5、在家长中广泛征集家长教育经验论文,并评奖择优积极向报刊推荐。五、活动安排:开始阶段:成立领导机构制订实施方案。成立家长学校、挂牌开学。20xx----20xx学年下学期实施阶段:每期开展2次学习活动20xx年1月-20xx年8月家校协同减负实施方案2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以“家校共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活动,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通过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二、总体目标建全家校联系制度,建成起家校联系网络,搭建家校互通互动平台,让家长走进学校,接触教育,了解孩子,形成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合力,促进孩子和谐发展。三、活动内容1、定期召开家长会。组织家长会,把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教改的成果及举措告诉家长,也可介绍一些科学的育人方法,请有经验的家长作交流,老师和家长把孩子在校在家的表现相互通报,共同帮助学生,为他们操心,从而激发学生奋发向上自主教育的意识。每学期评选优秀家长一次。2、定期家访与家长沟通、交流。结合教师联系农户活动,老师要及时地和家长沟通孩子最近的一些表现。采取家访或者电话家访的形式和家长沟通,更好的了解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对学生的一些好习惯的养成和坏习惯的形成的原因有更深入的了解,与家长达成一致意见,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得益彰。3、开放校长电子信箱。向家长公开校长的电子信箱,便于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监督,对于教育教学的想法或是意见及时与校方取得联系。4、举办学校开放日。每学期确定一次向家长开放,供家长进入班级观摩、听课、交流。让家长了解学校教学情况,了解子女的学习过程,增进家校联系,加强家长与老师的沟通。原则上一学期对学校评议一次。5、适度开放教育设施。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开放图书室、微机室,实现学校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