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考研复试课件——炼钢学.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126KB 金币:14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考研复试课件——炼钢学.doc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考研复试课件——炼钢学.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4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第一章、绪论一、炼钢基本任务钢与生铁的区别:C≤2.11%的Fe-C合金为钢;C≥1.2%的钢很少实用;含Si、Mn、V、Ti、Cr、Ni等合金元素及杂质。2钢与生铁的区别元素生铁或铸铁钢C2.5%~4.5%0.001%~1.2%Si0.25%~4.0%0.01%~3.0%Mn0.4%~2.0%0.12%~2.0%P0.010%~0.25%0.002%~0.07%S0.015%~0.06%0.0003%~0.06%炼钢任务:(1)脱碳;(2)脱磷;(3)脱硫。3炼钢任务(4)升温1200℃→1700℃伴随脱碳反应,钢的熔点提高。4炼钢任务伴随脱碳反应,钢液[O]增加。[C]+[O]=COΔG°=-21244-38.92T[1]E.T.Turkdogan,FoundamentalsofSteelmaking,TheInstituteofMaterials,1996,London00.10.20.30.40.50.600.20.40.60.81[C],wt%[O],wt%1650℃(5)脱氧5炼钢任务(6)合金化伴随脱碳反应,钢液中[Si]和部分[Mn]被氧化。6钢中合金元素的作用C:控制钢材强度、硬度的重要元素,每1%[C]可增加抗拉强度约980MPa。Si:也是增大强度、硬度的元素,每1%[Si]可增加抗拉强度约98MPa。Mn:增加淬透性,提高韧性,降低S的危害等。Al:细化钢材组织,控制冷轧钢板退火织构。Nb:细化钢材组织,增加强度、韧性等。V:细化钢材组织,增加强度、韧性等。Cr:增加强度、硬度、耐腐蚀性能。7炼钢任务(7)去除[N]、[H]等气体杂质元素陈家祥,炼钢常用图表数据手册,冶金工业出版社,19848炼钢任务(8)去除钢中非金属夹杂物9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来源10炼钢任务(9)凝固成型11炼钢的基本任务1.脱碳;2.脱磷;3.脱硫;4.脱氧;5.脱氮、氢等;6.去除非金属夹杂物;7.合金化;8.升温;9.凝固成型;10.废钢、炉渣返回利用;11.回收煤气、蒸汽等。12二、炼钢生产工艺技术的发展现代炼钢方法起始H.Bessemer(1856),W.Kelly(1857)2[C]+O2=2CO2[P]+5/2O2+3CaO=3CaOP2O5[S]+CaO=CaS+[O]在此之前:?炒钢;?坩埚熔炼等。13平炉炼钢K.W.Siemens(1868)14电弧炉炼钢W.Siemens(1878)15氧气顶吹转炉炼钢LinzandDonawitz(1952)16氧气底吹转炉和顶底复吹炼钢底吹转炉炼钢顶底复吹转炉炼钢17传统炼钢流程传统炼钢流程18工序功能演变与分工铁水预处理19现代炼钢流程20三、炼钢科学理论的发展炼钢学科的起步和发展晚于炼钢生产;19世纪中期近代钢铁冶金方法发明成功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钢铁冶金是一项技艺而不是科学;钢铁冶金从技艺发展成为科学,是从20世纪30年代H.Schenck、J.Chipman等把化学热力学导入冶金领域,用热力学方法研究冶金反应开始的;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Schenck、Chipman等发表了大量有关炼钢反应的平衡常数、标准自由能变化等基础数据;20世纪60年代~80年代,E.T.Turkdogan、J.F.Elliott、松下幸雄、不破佑、佐野信雄、水渡英昭等继续对炼钢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标准自由能变化、活度、炉渣磷酸盐容量和硫酸盐容量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测定工作。21炼钢科学理论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与炼钢反应有关的标准自由能变化、钢液中组元活度相互作用系数、炉渣主要组元的活度、炉渣硫酸盐和硫酸盐容量等大都有了较可靠的热力学数据;炼钢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开始得较晚,在20世纪50~60年代,动力学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观动力学方面,如化学反应级数、反应速度常数、反应活化能、多相反应限制性环节等方面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后,炼钢反应宏观动力学研究开始活跃:G.H.Geiger、Szekely等将化工学科的“三传”(热量、质量、动量传递)用于分析研究冶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