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将多种电教媒体运用于语文学科审美教育的初探芜湖市东风小学陈健[文章摘要]:众所周知,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和工具性学科。但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审美教育,如果能通过多种电教媒体来加以辅助的话,效果则会大大好转。我在此文中,主要是结合自己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分别运用投影、录音、录像这三种电教媒体,优化语文学科审美教育的过程加以简单的剖析,总结得失,试图在今后的教学审美过程中更好的运用这些电教媒体手段。[关键字]:审美教育投影录音录像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美能磨炼人性”,是“心灵的体操”。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纯真的心灵正是等待播撒美的良种的沃土。而把小学课程中占课时量最多,容量最大的语文学科作为一条重要的输入渠道,把美的甘泉引进学生们的心田,必将产生影响他们一生的无法估量的巨大教育功能。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说的那样,是“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也。”故而向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不断播撒下美的种子,是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的最神圣的职责所在。如何实施语文学科的审美教育,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充分地运用各种电教媒体就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一、运用投影设备,优化观察方式,促进认知,培养美感。教学要加强直观性,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在教学论中也是把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作为一项原则而提出来的。投影作为中国目前大多数校园中较通用的一种电化教学媒体,它的运用就是体现了直观性原则。它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这不但使教材变得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而且使学生变得乐于理解和接受知识。也就是说,投影的运用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可使观察者有观察的主动性,从而提高了观察的效率,优化了观察方式。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要拓展儿童的想象,涵养儿童的美感。”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有许多与课文相辅相成的投影片,我们千万不可偏面地认为它们只有认知作用——用来帮助理解课文内容。事实上,投影的运用不仅能优化学生的观察方式,还在语文学科的审美教育中具有独特的地位,能促使认知活动和审美活动和谐地统一在整个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在利用投影片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图像时,除了运用与教科书相配套的投影片外,还可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动手自制一些投影片,使有关的形象在大小、长短、远近等方面产生相应的变化,使学生观察感受的方式达到最优化,获得清晰、生动的直观形象,从而促使认知活动和审美活动和谐地统一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例如,“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这一知识点在实际的生活中难以在短时间内清清楚楚地进行观察。我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就运用一张复合投影片,把形象化小为大,把过程化长为短。先出示一只大脑袋,黑身子,甩着长尾巴的小蝌蚪,然后让它“长出”两条前腿,再“长出”两条后腿,接着尾巴不见了。最后一张投影片映出一幅艳丽的图画:一张张碧绿的荷叶浮在水面上,远处的几只青蛙正在捉虫,近处一只大眼、白肚、绿背的青蛙在低头看着向它游来的小青蛙,仿佛在说:“孩子们,你们已经长大了,快跟妈妈一起捉虫吧!”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年幼的学生对青蛙的生长过程有了最优化的观察,同时欣赏到了青蛙美丽的外形,领略了青蛙妈妈和小青蛙之间的亲情,看到了青蛙捉虫的具体情景。这样一来,学生的感知活动不但得到了优化,而且具有了审美的特点:首先,这种感知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充满审美的情趣;其次,这种感知伴随着敏锐的选择力,把主体的注意力稳定地引向特定对象;再次,这种感知还具有整体性,把个别感觉组合成为有关对象的完整印象,即表象。学生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不仅了解了青蛙的生长过程,而且发展了审美感知,进入了审美境界,既促进了认知,又培养了美感。二、运用录音设备,展示教材文字的语音美,认知审美,和谐统一。现代汉语的语音明朗响亮,和谐协调,加上特有的四声声调,更增添了语言抑扬顿挫的韵味。可见现代汉语是一种极其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具有很强的音乐性的语言。现行的小学语文课文都配有课文范读录音带,这些录音带读课文时轻重缓慢的节奏感掌握得都很好,有的还配有音乐,不失为师生朗读的范本。我们教学生如何读好课文,大多可先让学生听录音来获得感知——充分展示教材中文字的语音美,让学生受到课文语音美的熏陶和感染。在此基础上然后让学生加以摹仿,最后可举一反三,进行个体的创新。不同体裁的课文,运用录音设备的方法应当有所不同。小语教材中,选用了多首古诗。而诗歌这种文体,特别讲究语言的韵律美。诗歌语言的声音本身就暗寓和传递着审美信息,所以在教学诗歌这类课文时,听录音磁带的反复范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录音带富有节奏感、音韵美的范读,可以把诗的情绪通过音乐般的语音表现出来,诗的思想感情也会在有节奏的声音起伏中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了。学生在听范读的过程中,不但欣赏到了美妙的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