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美国心理学家墨菲对此评价道:“在冯特出版他的《生理(shēnglǐ)心理学》与创立他的实验室以前,心理学象个流浪儿,一会儿敲敲生理(shēnglǐ)学的门,一会儿敲敲伦理学的门,一会儿敲敲认识论的门。1879年,它才成为一门实验科学。有了安身之所和一个名字。”(波林《实验心理学史》1950年,第二版159页)自1879年心理学产生至今只有100多年(duōnián)的历史。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说:“心理学有一个长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看,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科学。在当代,心理学的科学知识已渗透到日常生活、经济贸易、文化教育、人才管理、体育运动、医疗保健、政治军事等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形成了心理学的众多分支(fēnzhī)。心理学的分支(fēnzhī)基本可分为:理论类与应用类两大类。理论类有: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等。应用类有: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司法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军事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和消费心理学等。现代心理学认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行为活动规律的科学。什么是心理?从本质上说它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从现象上看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等诸多方面。行为是人的外显活动,它表现心理活动。但心理并不与行为完全对应。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行为的复杂性,揭示二者的关系(guānxì)成为心理学的主要任务。个性心理二、注意(zhùyì)规律与教学(二)注意(zhùyì)的种类(三)注意(zhùyì)的品质2.注意的紧张性注意的紧张性是指心理(xīnlǐ)活动对一定对象的高度集中程度,是注意的强度特征。3.注意的稳定性(又称注意的持久性)是指注意在某一对象上所能保持时间(shíjiān)的长短,是注意的时间(shíjiān)特征。4.注意的分配(fēnpèi)是指在进行几种活动(两种或两种以上)时,注意同时指向不同的对象。5.注意(zhùyì)的转移是指根据新任务的要求,主动及时地把注意(zhùyì)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三)影响注意(zhùyì)引起或保持的因素2.影响有意注意维持的主要因素(1)对活动目的的理解程度(2)对活动的间接兴趣(xìngqù)(3)注意活动的组织(4)内外刺激的干扰(5)个体的意志力(四)注意规律在教育(jiàoyù)中的运用2.运用(yùnyòng)有意注意的规律进行教学三、记忆(jìyì)规律与教学活动(一)什么是记忆(jìyì)瞬时记忆:存储时间(shíjiān)为0.25-2秒,存储方式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容量约为12-16个项目。短时记忆:存储时间(shíjiān)为5秒-2分钟,容量为7±2个组块(chunk)。长时记忆:存储时间(shíjiān)为1分钟以上直至多年,容量无限,存储方式为语义编码并按一定系统组织起来。(二)记忆的种类(zhǒnglèi)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三)影响识记的因素:1、识记的目的与任务识记的目的与任务是否明确、具体;内容和保持时间上的要求不同,记忆(jìyì)的进程与记忆(jìyì)的效果也不同。被彼德逊实验证明。2、材料的性质和数量(shùliàng)识记材料是否有意义,意义的大小以及记忆者是否了解其意义,对识记效果有明显影响。实验证明了这一结论。3、识记的方法实验证明不同(bùtónɡ)的识记方法影响识记的效果。(四)遗忘(yíwàng)的规律:关于遗忘的原因的三种理论:1、衰退说:遗忘是因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消失(xiāoshī)的结果。2、压抑说:遗忘是因情绪或动机压抑引起的,排除压抑记忆就能恢复。3、干扰说:遗忘是因先后记忆的材料互相干扰而产生抑制的结果。抑制分为----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回忆(huíyì)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回忆(huíyì)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五)根据记忆规律组织复习(fùxí)1、及时复习(fùxí):在时间安排上应先密后疏。例如:7天复习(fùxí)5次可以这样安排:2、经常复习:不是机械重复。要善于把新知识组合到原有知识体系中;要善于比较新旧知识的异同(yìtóng);要采用多种方式复习。3、交替复习:类似的材料不要同时复习;学习两种材料时,中间要适当休息;对中间部分的材料要加强复习。4、集中复习与分散复习:5、反复阅读与尝试背诵相结合:四、思维(sīwéi)规律与教学活动思维(sīwéi)的间接性思维(sīwéi)的概括性思维(sīwéi)的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