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角第2课时.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数学广角第2课时.doc

数学广角第2课时.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奉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教案要求:突出核心理念“以生为本,以学活教”;构建“四心学堂”即具有“匠心、同心、真心、开心”的“四心”课堂。第七单元教材分析单元主题数学广角需用课时2课时教材解析1、教材在本单元安排“鸡兔同笼”问题,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教材展示了学生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既猜测、列表、假设或方程解。其中假设和列方程解是解决该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假设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列方程则有助于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2、配合“鸡兔同笼”问题,教材在“做一做”和练习中安排了类似的一些习题,比如“龟鹤”问题,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等,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这类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巩固用“假设法”或方程的方法来解决这类问题。教学课题鸡兔同笼课时数1课时教学内容练习题教学目标1、复习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多种方法,分析比较各种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代数法和假设法的一般性;2、通过不同的练习,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解决这类问题的模型,从而让学生更熟练解决生活中的“鸡兔同笼”问题;教学重点建立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模型教学难点理解运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算理。课型练习教法学法讲练结合教具多媒体板书设计鸡兔同笼教学反思1、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共同研究讨论。使同学们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开拓了思维,实现了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目的。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2.关注每一个同学的发展。在交流探讨中,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最后优选出一种方法即当学生在了解不同解题方法的同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重点介绍他们都能接受的一种解题方法——方程法,使学生明确解题时掌握一种基本的解答方法教学过程备注及修改一、问题引入,回顾再现。“鸡兔同笼”是一类有名的中国古算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许多小学算术应用题都可以转化成这类问题,或者用解它的典型解法--“假设法”来求解。因此很有必要学会它的解法和思路。你知道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有几种方法吗?并通过比较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1、列表法:适合数据较小的问题;2、假设法:一般都适合,数量关系比较容易理解;3、列方程法:一般都适合,列方程时理解起来较抽象,求解时有时有难度。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一)基本练习。帮助学生建立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模型(以成P116的第1题为例题)1、学生独立用列方程法解决;2、探讨用假设法解决:(1)学生小组探讨;(2)小组汇报探讨结果;(3)集体讲解,帮助学生建立用假设法解决这类问题的模型。(二)综合练习。1、用列方程法完成练习二十六的第2题。2、用假设法完成练习二十六的第3题;3、完成练习二十六的第4题是知识抢答中的“鸡兔同笼”问题。如果用“假设法”解决,要注意答对一题比答错一题要多得10+6=16分,而不是10-6=4分。答错一题则比答对一题要少得16分。4、完成练习二十六的第6题:第6题是一个游戏活动,和鸡兔同笼问题很相似。实际操作时5分和2分的硬币也可以换成其他方便的教具,如5角和1角的硬币等。“鸡兔同笼”问题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提炼出这类问题的结构特征,把学习引向深入。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1、动物园中的问题动物园有龟和鹤共40只,龟的腿和鹤的腿共有112条。龟、鹤各有几只?2、游乐园中的问题有38个同学去游乐园划船,共租了8条船,每条船都坐满了。大船每条乘6人,小船每条乘4人。大小船各租了几条?3、摆三角形和正方形一共用了19根小棒,(任意两个图形之间没有公共边),你能算出摆了多少个三角形和多少个正方形吗?4、星期日,小英一家八口人到博物馆参观,博物馆的票价是成人每人30元,儿童每人15元,买门票共花去210元钱,其中儿童有几人?5、三年级(4)班48人去北海公园划船,租了大船和小船共10条,每6人可坐满一条大船,每4人可坐满一条小船,且每条船都没有空位,他们租大船和小船各几条?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1、教师:这节课我们做了这么多题,你有什么感受和收获?指生说一说感受和收获,教师总结。2、课外延伸同学们课下共同合作学习,完成思考题:思考题安排了另一个类似的古代数学趣题“100个和尚吃100个馒头”,这个问题同样可以用“假设法”或列方程来求解。也可根据题意“大和尚一人吃3个,小和尚3人吃1个”,知道1个大和尚和3个小和尚一共吃4个馒头,也就是每4个馒头正好分给1个大和尚和3个小和尚。所以不妨把100个馒头每4个分为一组,一共可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