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农村现状的调查报告农村现状的调查报告1一、调查目的:了解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现状。二、调查方法及时间:本次调查采用问卷抽样调查。调查时间是20xx年7月。三、调查对象及范围:我校四.五.六年级学生,收回有效问卷30份。四、调查情况:问卷共设置了十五个问题,从调查可以看出:1、从问题2.3看出,80﹪的学生对数学兴趣很高,80﹪学生偶尔有自主学习的习惯。2、从问题4看出,55﹪的学生在学习新内容之前有主动预习的习惯,可以看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是很理想。3、从问题5可以看出,30﹪的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能自发地对所要学的内容思考并提出问题,70﹪的学生偶尔能提出问题。由此可见自主思考学习的同学很少。4、从问题6可以看出,20﹪的学生预习方法是弄懂新知,划出不懂得问题,70﹪的学生是掌握有关的知识,10﹪的学生知识看一看书。5、从问题8和9可以看出,80﹪的学生在学完新知识后习惯性的总结,有80﹪学生在上课时习惯于记录笔记。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6、从问题10可以看出,60﹪能积极主动地找同学、老师加以解决。40﹪的学生是有时候能。遇到不懂得知识能主动询问老师及同学,给人的`感觉是学生多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学生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学习要靠自己认真思考,多动脑筋,积极尝试,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7、从问题11可以看出,有70﹪的学生对完成数学作业积极性很高,一般占30﹪。8、从问题13可以看出,有70﹪的家庭作业都是在完成任务草草了事,自觉完成作业的只占30﹪,由此可见学生的自觉学习很不理想。9、从问题14可以看出,极少的一部分学生都能掌握一些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大部分同学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依靠于老师的讲授。调查结论从问卷可以看出通过调查认识到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还需进一步培养,要充分激发学生主人翁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的让学生认真思考,积极研究,循序渐进地养成自主学习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农村现状的调查报告2课堂无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充分发挥课堂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已是当前教育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但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如何呢?一、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根据调查者的知识水准、教学水平、教学经验和对教学观点及教学风格的粗浅认识,适用直观判断的方法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对所调查的课大致分类如下:1、就教师提供给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机会的角度而言:语文课堂教学存在三多三少。即:全班统一学习的机会多,学生个人独立学习的机会少;接受学习的机会多,表达学习的机会少;水平高的学生主动参与机会多,水平低的学生主动参与机会少。通过对学生的问卷分析,就语文课而言:有20%左右的学生能有机会参与分析课文全过程,有48%左右的学生只能部分地参与分析全篇课文,还有32%左右的学生长期得不到独立分析课文的机会。在对学生问及你班语数课的上课状况是怎样的?选答教师讲,学生听或记笔记状况的学生占52%;选答教师主讲,学生多数能够参与答问状况的学生占39%;选答教师主讲,学生多数能参与课堂小组讨论状况的学生占9%。2、就课堂教学纵向程序的每一环节,每一步骤中教师和学生相互联系的方式而言:教师一般面向全体学生提问,几个思维较快的学生随口口答,只要有一人说对了,教师便重复一遍,接着便在黑板上写出答案。如果学生回答不上,教师就自问自答的占总调查课时的80%。3、就教师教学的终极目的而言:教学生学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师占84%,教学生学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同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师占12%,传授知识,培养自学能力,培养集体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占7%。4、就学生是否愿意主动参与教学而言:愿意积极参与教学的学生占77.4%,不愿意积极参与教学的学生占22.6%。二、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上述几方面的调查情况表明:农村中学近76%的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不高,教学效果令人担忧,较难适应现今素质教育的要求。造成初、高中教学尤其是学生学习思维,学习方法的脱节,导致学生高中段学习潜力不足或不能正常发挥,致使中学教育质量较难提升。造成此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单就课堂所反映的现象而言,分析如下:1、课堂教学容量不合理。有的'教学密度太大,课堂节奏太快,学生接受不了,甚至不知所云;有的教学容量不当,从初一起就一味地瞄准中考,盲目加大深度、难度,甚至无限拓宽知识,超过学科教学大纲的要求。2、部分教师的惰性心理导致教学方法陈旧。由于这些教师缺乏进取精神对教改的新成果抱轻视态度而不学习教学效果显著的优秀教师的教学法,不管教材的变化,不顾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愿望和学习需要,或照书所讲,一板一眼生怕学生少了什么似的满堂灌,学生不感兴趣,听不进去或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不去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他们发现问题,探索新知识的潜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