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班科学教案(精华)实用的大班科学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大班科学教案篇1【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概括出蚕豆和豌豆植株的不同点。2、能用语言和记录表达自己的观察与发现,初步了解两种植物的相同点。3、积极与同伴交流,感受观察探究的乐趣。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5、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活动准备】孩子收获的蚕豆和豌豆植株蚕豆生长PPT幼儿记录单(幼儿园PPT课件制作)【活动过程】1.观察蚕豆,感知蚕豆的`特征。师:蚕豆是什么样的?我们仔细看一看,还可以摸一摸,和好朋友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发现。2.观察比较蚕豆和豌豆,感知它们的不同。(1)幼儿自主观察比较蚕豆和豌豆的不同点。师:蚕豆和豌豆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仔细的看一看,比一比。(2)幼儿交流自己的发现。(3)幼儿有序的观察并记录。(4)师生交流并共同小结。3.打开蚕豆荚和豌豆荚,进一步了解它们的特征。4.观看PPT,了解感受蚕豆和豌豆的生长过程。(幼儿教育)【活动反思】结合大班幼儿发展手部小肌肉的目标和要求,我们通过认一认、闻一闻、比一比等各种感知觉让幼儿全面认识各种豆子。我们还增加新鲜的蚕豆、豌豆请幼儿剥豆,让幼儿体验豆子的各种特点,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大班科学教案篇2活动目标:1、了解有关地球的简单知识,萌发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情感。2、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爱护地球也就是爱护我们的家园。3、初步认识地球,简单了解其外形特征和运转知识,激发幼儿爱科学的情感。4、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5、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6、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2、物质准备:地球仪,录像带。活动过程:一、猜谜语引出课题。"不用发动日夜转,春夏秋冬按时换,一日行程八万里,满载人类千千万"。二、地球长什么样。1、观察地球仪。2、观看录像。小结:地球是圆圆的,在不停地转动,自转的同时还绕着太阳转,因为地球很大,所以感觉不到它的转动。四季的交替,昼夜的出现就是转动的结果。三、地球上住着谁。1、看录像,提问:企鹅、北极熊、熊猫、鲸鱼生长在地球的什么地方?地球上除了动物还生长着什么?2、让小朋友在地球仪上找出中国和其他所知国家的地理位图置,知道全世界的人都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3、地球这么大,我们怎样才能清楚的看到地球呢?人们根据地球的样子做了个模型。叫地球仪。(出示地球仪)请幼儿在地球仪上找出我们的祖国---中国。你还知道哪些国家的名字呢?4、地球上都有什么呢?(人、动物、植物)三、保护和爱护环境。1、课件展示:美丽的风光图片。让幼儿了解地球地球上美丽的大自然,激发幼儿热爱地球的情感。2、"地球妈妈生病了"课件展示:污染环境的种种原因与现象,让幼儿了解人们乱倒垃圾,大量砍伐树木,工厂排出的废气、废水、废渣等破坏和污染了环境。3、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四、地球妈妈生病了。结合幼儿美术作品讲故事:有的人把地球妈妈的头发剪掉了;有的人把地球妈妈的衣服弄脏了,扯破了;地球妈妈的身体发烧了。让幼儿理解树木的砍伐,水的污染,空气污染和臭氧层的破坏是地球妈妈生病的主要原因。五、争做地球的小医生。自由讨论:怎样保护地球?人们为了保护地球,规定每年的4月22日为地球日,让全世界的人们一起行动来保护我们的地球。六、活动延伸。把地球仪放在科学角,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观察、互相交流。活动反思:一、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本节教材《地球的结构》为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被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运动之后,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学习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奠定基础,难度不大。由于《地球运动》方面的知识让初入高中的学生们有一种压迫感,因此,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要求使学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激发学生探索地理的兴趣,学会以地理视角看世界,恢复学生对学习地理学的信心。内容除了地震波等涉及物理知识稍有难度外,其余知识较为直观简单,因此我打算以学生分小组讨论、探究、展示的形式穿插,以活跃课堂,老师重点分析疑难点,在这些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有限知识探索无限的未知世界。1、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课堂素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习充满乐趣时,才更为有效”。所以,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在导入部分播放《冰河世纪4》的动画片,通过小松鼠在地球内部的探险,导入课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2、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集体互助。活动是实施课程目标的主渠道,也是地理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