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苏教版语文必修三课内文言文练习(第二单元).pdf
上传人:13****51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29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完整版)苏教版语文必修三课内文言文练习(第二单元).pdf

(完整版)苏教版语文必修三课内文言文练习(第二单元).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文言文课内部分练习题(第二专题)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予自度.不得脱物换星移几度.秋B.夜则以.兵围所寓舍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C.竟.使遇哨,无不死有志者事竟.成D.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微.斯人,吾谁与归2.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为巡船所物色..B.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C.以父母之遗体..行殆D.如高沙,常恐无辜..死3.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A.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B.北虽貌.敬,实则愤怒C.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D.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4.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除:解除B.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意:料想C.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诣:到……去D.数.吕师孟叔侄为逆数:列举罪状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不复顾利害..B.中兴..机会,庶几在此C.穷饿无聊..,追购又急D.为巡船所物色..6.下列各项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解除B.然微以自文.于君亲:掩饰C.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看D.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理7.下列各项加点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以旌.其所为B.去今之墓.而葬焉C.其疾病..而.死D.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8.下列各项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为寻船所物色A.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B.不能容于远近C.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D.斯固百世之遇也9.下列各句中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视:与……相比B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雪:湔雪C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悲:悲哀D皇览揆.余初度兮揆:思量10.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正确的一项是()A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介词,凭借B缇骑按剑而.前而:连词,表承接C卒与.尸合与:介词,和D予之.生也幸之:助词,的1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情况,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买五人之头而函.之②人皆得以隶.使之③不能容于远近..④假舟楫者,非能水.也⑤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⑥诡踪迹,草.行露宿1⑦戍卒叫,函谷举.⑧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⑨道中手.字自抄录A、①③⑦/⑤/②④⑨/⑥⑧B、①④⑧/⑤/②⑥⑨/③/⑦C、①③⑦/②⑤/④⑥⑨/⑧D、①④⑧/②⑤/③⑥⑨/⑦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B以父母之遗体..行殆C意北尚可以..口舌动也D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13.与“诚不自意返吾衣冠”中“意”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B.项庄舞剑,意在沛公C.目似瞑,意暇甚D.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14.与“予之生也幸”中“幸”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B.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C.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D.则吾斯役之不幸15.对下列各句中“也”的用法,分类解说正确的一项是()①而幸生也何为②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A.①③,副词,与现代汉语的“也”同义;②④,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啊”“呀”。B.①③,副词,与现代汉语的“也”同义;②④,句末表判断,副词。C.①③,句中表停顿,助词;②④,句末表判断,副词。D.①③,句中表停顿,助词;②④,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啊”“呀”。1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詈:斥骂B.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函:用棺材收殓C.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哀:悲哀D.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暴:显露17.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②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①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②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A.两个“以”字相同,两个“为”字也相同B.两个“以”字不同,两个“为”字相同C.两个“以”字相同,两个“为”字不同D.两个“以”字不同,两个“为”字也不同18.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买五人之头而函.之B.吾社之行为士先.者C.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D.亦以明死生之大.19.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有名望的人以重金赎回五位志士的头颅一并装在匣子里埋入墓中。B.魏忠贤畏惧正义撤回军队,没有马上对抗暴的民众进行残酷镇压。2C.魏忠贤未能篡夺帝位,后又畏罪自缢,这里有五位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