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作业课例研究对您的专业成长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专题2作业课例研究对您的专业成长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doc

专题2作业课例研究对您的专业成长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题2作业:(作业1.)本文档有常士奎提供课例研究对您的专业成长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试举例说明。课例研究它不仅是从一种教学设计到另一种教学设计的过程,更是借助这一载体,展开行动研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调整改进教学设计。课例研究的出现,迎合了教师心理发展的需求,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热烈欢迎,结合自身实际谈谈课例研究对教师专业成长发挥的作用。体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差异,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帮助学生超越自我。例如:学生在口算20×3=?时,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想法(1)、因为3个10的和是30,再加上3个10就是60,所以20×3=60;(2)、因为3个20相加是60,所以20×3=60;(3)、也可以把20×3看成是3个20,因为3个20是60,所以20×3=60……这些动态生成的多种想法,虽然没有突出本节课的口算重点,但是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依据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而思考,具有普遍性,所以教师要抓住这些动态资源,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教学思路。前两种方法都是从加法意义的层次思考,是低层次的思考方法,但是对的,应给予肯定;而第三种方法是根据乘法的意义思考,思考层次较高,但怎样口算简便?需要教师引导、提升。特别是学生口算2×4=20×4=200×4=200×4=这几道题后,让学生归纳概括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等方法时,有的学生说,先乘一位数;有的学生说,把乘的结果加上几个0;有的学生说,我根据2×4=8后补0等等,多好的动态资源呀,学生的思考过程已在提升,教师可抓住这有利时机正面引导,激励评价,提升知识,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惠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这种生生、师生之间互动的实现和颇具创意的新知形成,关键是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教师有意暴露学生的错误,使之成为生成新知的有效资源,诱发了学生针对错误展开争辩、探究、交流,于精彩之处挑起矛盾.困惑之时给学生留足探究空间,学生主动积极地去观察、思考、分析,比较,从而发现了规律,表达了自己的见解,不断张扬学生的鲜活个性,促进了学生的发展。2.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是引导者、领导者。多少年来,常规课堂始终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这种课堂教学是严重失控的课堂教学,领导的意图、新的课程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很难在这里出现。而在课例研究中,我们必须思考一些问题。例如:在这本教材中,这一节课的基本目标是什么?这一节课如何与学生这一学年的学习与进步产生联系?这一节课与其他课程领域产生怎样的联系。如果不思考这些问题,那就背离了课例研究的真正目的。以前我所思考的是这节课讲什么,现在我所思考的是学生从这节课中学到什么。3.教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的翱翔。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中的信息窗1——小小存钱罐,例如:导课时我利用猜一猜盒子里装的是什么这一环节导出了本节课的课题(人民币),教师开始先利用了一个大信封内有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经历看——想——说的学习过程,由于人民币与学生的生活密不可分,学生在生活中对人民币的知识已有一定的经验。因此,我在教学时充分利用这些经验,创设学生熟悉的、生动的、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在解决一系列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地方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得到如何把人民币正确分类,学生在分类中发现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三种,教师在学生发现的同时引导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大小、进率问题(1元=10角、1角=10分),学生在验证规律时,结合实际生活在小组安排了互相兑人民币的练习,学生的兴趣高涨,人人争着兑换,有的学生说我拿1元和你兑换10角,我拿10分和你兑换1角,我拿5元和你兑换5张一元的,学生兑换的可认真了。学生在进行具体形象感知,再到脱离实物逻辑抽象感知,感知中通过多个丰富多彩的模拟购物活动,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这种教学设计很符合低年级学生年龄段的认知规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意考查学生是否都在热情主动地参与模拟购物、人民币兑换等各种实践活动。另外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也有自己独特的一套,例如:在教给学生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时,首先按人民币单位——找人民币单位之间的关系——人民币的兑换、购物——进行简单人民币计算等步骤进行,让学生形成了一套解决此类问题的思路,这样不仅教会学生知识,而且更注重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在重点部分下大工夫,让学生反复观察、操作通过合作交流来认识人民币,而后引导学生兑换人民币、用模拟购物的方法来进一步的认识人民币,使学生学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