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透析患者宣教指导一、心理指导刚开始透析的病人对透析产生焦虑、恐惧心理或由于经济原因往往存在侥幸心理,想减少透析次数,甚至不愿透析。护士应根据病人的文化程度及病人对医学知识的理解程度,给予血液透析相关知识的教育,讲授原发病的基本知识、治疗方式、血液透析的基本理论以及透析的注意事项,并让做过血液透析的病人现身说法。合理安排病人的透析时间,将具有良好表达能力、对疾病有彻底认识、性格开朗的病人与心理状态欠佳的病人安排同一时间透析,以加强病人之间的交流。护士在其中起到引导和桥梁作用,以帮助新病人消除恐惧心理,使病人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血液透析。长期维持透析的病人,由于透析费用高,再加上社会、家庭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容易使其在精神上、思想上造成沉重的负担和压力。病人对治疗信心不足,可出现抑郁、焦虑、社会隔离、自我概念紊乱甚至绝望等。所以,病人来医院透析时,护士应语言亲切、态度和蔼,以熟练的技术为病人治疗,使病人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有计划的使病人了解透析原理、血管通路的保护、控制导致疾病加重的危险因素、合适的生活方式和稳定的情绪对恢复健康的重要性。同时争取家属的配合,使其关心、理解、照顾好病人,让病人得到家庭、社会的关心和尊重,保证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鼓励有能力的病人根据实际情况从事力所能及的活动,甚至重返工作岗位,使其感受到自身价值,消除自卑感。二、饮食指导慢性肾衰病人的营养状况是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并发症的发生和长期存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预后,50%取决于透析效果,50%则取决于饮食起居与患者的自我监控。因此,对病人进行饮食指导非常重要。根据病人的每日食量、每日进水量、食物结构、营养成分比例、烹调方法、干体重控制情况、两次透析期间体重、有无高血压及血压控制情况、有无心力衰竭等来确定病人的膳食营养标准。向病人提供常用食物营养成分含量手册,并标示出每100g食物中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钾、钠、磷等的含量,便于病人查阅参考。原则上给予高热量、优质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低磷饮食。避免动物内脏、脑、鱼籽、肥肉、豆类食物的摄入,可选用牛奶、瘦肉、鸡蛋、鱼肉、谷类等,多食水果蔬菜,限用含钾的蔬菜、水果,如柑橘、橙、杨桃、香蕉、冬菇、咖啡、等,进食后会呃逆不止。禁用无鳞鱼、坚果类、猪肝、豆制品等,以减少磷的摄入。保证1.0g/kg~1.5g/kg蛋白质摄入,因长期透析病人平均每天丢失蛋白质6.2g。每周透析1次每日蛋白质摄入为0.6~0.8g/kg,每周2次为0.8~1.0g/kg,每周3次为1.0~1.2g/kg,主要是由于长期透析会丢失氨基酸,为防止自身蛋白质的消耗,补充蛋白质,增强体质,恢复一定工作能力。向病人介绍既促进食欲又不破坏营养成分、色香味美、有利于健康的食物烹调方法。向病人反复强调水钠控制的重要性和超重的危害性,严格要求病人两次透析期间体重增加量控制在体重的3%~5%,每天总进液量(包括药物和固体食物中的水分)应等于尿量加500ml。最好家里购置1台健康秤,每天观察体重变化,以便于水分摄入的控制。逐步使病人接受长期控制饮食的生活方式。禁止暴饮暴食,避免由于饮食不限制而造成透析并发症。如体重不断增加会导致血压升高,心跳逐渐增加会导致心脏负担加重,严重的导致心力衰竭,合并高钾则有生命危险。三、透析前健康教育病人入室时护士热情接待,详细为病人及家属介绍血透环境,血透室规章制度及探视时间,医生、护士姓名,使她们尽快消除陌生感,适应血透室环境。患者对HD产生恐惧,特别是桡动脉多次穿刺产生血肿疼痛等。护士应耐心向病人及家属充分解释HD原理和效果,解除患者的恐惧、失望心理,树立战胜疾病信心。帮助病人准确测量透前体重,以便确定治疗方案。四、透析中教育行HD时病人必须平卧4—5h,身体肌肉容易疲劳,护士指导病人采取舒适体位,如果血压平稳,鼓励和协助病人翻身,引导病人可看电视,听音乐等。一次穿刺不成功时,病人容易急躁,护士应指导病人调整、分散注意力,与病人交谈,了解病人的感受和需要。HD过程中常有血压波动和并发症发生,如出现以下情况应马上向医生报告取得及时处理:透析过程出现牙周、口腔黏膜出血或咽喉血泡等,透析中突然感觉头痛、心前区痛、腹痛、腹泻、大便发黑、发热、气促不能平卧等。五、动静脉内瘘保护1、自我判断内瘘是否通畅:每日触摸内瘘血管有无震颤,如摸及震颤表示内瘘通畅,如震颤减弱或触摸不到,先查明是否包扎过紧,松解止血带后如无改善,须马上通知医生处理。如震颤消失,瘘管处有触痛或疼痛,多半有血栓形成,应及时去医院就诊,自我检查必须每日进行3—4次,这样才能早期发现问题。2、保护内瘘:造瘘侧手臂不能受压,衣袖要宽松,不能佩戴过紧饰物,睡觉不要将造瘘侧手臂垫于枕后,避免侧卧于造瘘手臂侧,造瘘侧手臂避免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