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结核菌素试验使用指导建议建议前言一、结核菌素的简史一、结核菌素的简史二、目前我国常用的结核菌素种类1、旧结核菌素(OldTuberculinOT):是从生长过结核菌的液体培养基中提炼出来的结核菌代谢产物,经过灭菌、浓缩形成原液,使用时再稀释成一定倍数(通常是2000倍)。主要成分有:(1)结素蛋白;(2)菌体自溶成分;(3)菌体代谢产物;(4)培养基成分。2、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更为精纯,为纯结素,不产生非特异性反应。其制作过程:菌株→培养→灭菌、滤过→浓缩→盐析、脱盐→干燥、保存→分装。PPD-RT23是由丹麦制造供应世界许多国家使用,已经取代OT。我国从人型结核菌制成PPD(PPD-C),又从卡介苗制成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BCG-PPD),0.1ml为5IU用于临床诊断。三、适用范围四、发生机制五、结核菌素试验方法结核菌素皮内注射法操作6)、携便式冰桶或冰包;健康教育材料;7)、结核菌素测试记录表等;8)、应急处理器材及药品等。2、操作者准备核对结核菌素试剂品名、剂量及有效期,如有沉淀、安瓿破损及过期者不得使用;操作者洗手并戴上手套;确认受试者信息,向受试者解释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的目的;告知受试者不要在注射后在注射部位洗、擦,并保持局部干燥、清洁;告知受试者局部出现瘙痒、红肿、水疱时的处理方法,在注射后48到72小时返回看结果。皮内注射操作步骤1.注射部位选择:位于左前臂掌侧中下1/3交界处,避开疤痕,血管和皱褶。如近期(2周内)已做过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则选择在第一次注射部位斜上方3-4cm处,或取右前臂。2.局部消毒:用75%酒精消毒皮肤。3.皮内注射:待酒精蒸发干燥后,用1ml注射器吸取0.1毫升PPD,刻度和针孔斜面一致向上;托住被试验者的前臂并绷紧皮肤;将针尖平放在绷紧皮肤上,稍向下压,呈5°-10°角刺入皮内,不见针孔即可;一手固定针头,一手推药,缓慢准确地注射0.1ml(含5IUPPD或2IUPPD),呈直径约为6-10mm大小白色隆起,不要揉摩,将针稍捻转后退出。4.注射后观察:注射后嘱受试者原地休息,观察30分钟后,如无不适方可离开。(三)结果检查与记录1.观察时间:根据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反应过程,一般于注射后8-12小时局部开始出现红肿,48-72小时反应达高峰,试验局部出现硬结。因此,以注射后72小时观察结果最佳。2.硬结的测量:测量前首先找到注射针眼,然后用食指从红晕周边向中心轻轻触摸,找到硬结边缘,确定横径和纵径测量点,并用透明的毫米尺测量。如果硬结边缘不清楚,需要轻触确定边缘后,用笔作标记,再进行测量。3.记录:首先记录硬结的横径,再记录硬结的纵径,以毫米数表示。局部有水疱、坏死、溃疡、双圈、淋巴管炎等记录在硬结毫米数的后面。如:硬结横径为16mm,纵径为18mm,有水疱,则记录为“16×18,水疱”。4.PPD硬结反应:以硬结平均直径表示。硬结平均直径=(横径+纵径)÷2。如上例:PPD反应大小为:(16+18)÷2=17mm,我国和英国PPD测量均采取此种方法。荷兰和美国采取最大横径法。在阅读人技术稳定,不同阅读人技术水平相当前提下,两种方法测量结果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然而,对于不同阅读人技术有差异的情况下,以针眼为中心的横竖平均直径法,操作规范,可以减少误差,且更方便和简易。因此,历年来我国一直采取横竖平均直径法测量PPD的大小。5.将结果记录在结核菌素皮肤试验记录表中。PPD皮肤试验记录需要包括几方面的内容:(1)PPD批号、有效期;(2)注射时间(应精确到小时)、皮肤试验人员;(3)查验反应时间(也应精确到小时)、硬结大小(记录横径和纵径)、皮肤强反应需要分别记录水疱、溃疡、坏死、淋巴管炎等;(4)查验反应人员等。结核菌素皮肤试验记录表见表(四)结果判断目前我国PPD试验阴性和阳性反应不同等级的判断标准为:阴性(-):无反应或仅有轻微红晕,硬结平均直径在5毫米以下者。阳性(+):硬结平均直径5-9mm者为一般阳性;阳性(++):硬结平均直径10-19mm为中度阳性;阳性(+++):硬结平均直径大于或等于20mm(儿童≥15mm)为强阳性;阳性(++++):硬结平均直径大于或小于20mm,但有水疱、坏死、溃疡、双圈、淋巴管炎等任意一项者为强阳性。六、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的影响因素(二)结核菌素试剂的影响1.试剂生产质量不符合要求,稀释不当、污染;2.没有在冷藏条件运输和保存,化学变性。(三)注射和查验反应的影响1.抗原注入剂量不足2.PPD试剂开瓶后放置时间过长、试剂吸入针管后放置时间过长;3.查验反应与记录错误。如查验反应的技术不熟练、不标准,或记录错误等。为此,在结核菌素皮肤试验中,要注意从试剂的生产、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