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崛起与国际资本流动问题探讨.docx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17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崛起与国际资本流动问题探讨.docx

中国崛起与国际资本流动问题探讨.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页共NUMPAGES20页第PAGE\*MERGEFORMAT20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20页中国崛起与国际本钱流动问题探讨王佩真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中国由贫穷落后的弱国发展为举世注视的经济大国,从而引发世界人民对中国的崛起谈论纷纷。欢欣鼓舞者有之,千方百计按捺者有之。那么,到底如何看待中国的崛起呢?中国的崛起与国际本钱流动又有什么关系呢?这都需求进一步探讨。一、中国曾经有过辉煌历史据记载,中国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世界经济大国。仅以15世纪初的明朝帝国为例,当时具有任何国家都无法与之相比的巨额税收,拥无数百计的军队和最精良的设备,承担着繁重海运任务的海运粮船,其军事力量足以歼灭沿海的倭寇。历史证明,当时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而,吸引了众多海外国家,出现了各国争相来朝的盛况。当时与明朝发生外交关系的国家多至近百个。曾轰动世界的600年前的郑和七次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早87年,比麦哲伦环球航行早174年,开启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的航海壮举,成为举世注视的大事,是中国人的骄傲。这一切使中国成为世界上航海技术最早进的海洋大国,并将友善与和平和中国的文明带给了全世界。由于中国人的聪明智慧和勤劳的付出,在1820年时,中国的总产值仍居世界第三位,人口的比重也高于其它国家,按世界人口的增长与生产力的增长都快于欧洲增长速度,曾经成为世界性强国。二、中国也曾长时间处于落后和屈辱地位始于十九世纪中叶的近代中国,在外国本钱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的压榨下,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中。曾蒙受了雅片和平、日本占据、列强的瓜分、封建割据、国家主权被剥夺、经济命脉控制在外人手中,封建独裁主义在中国统治已有三百年,任各个列强割据,和封建王朝的卖国求存。曾经在人类历史上创造过光辉的古代文明的中华民族从此一掘不振。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凭借其殖民统治,从1300-1820年,中国经受了从元代到明朝,再由明朝到清朝之间出现的多次动乱的影响。但从全体经济观察,中国这个时期是一个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时期,人口增长与生产增长几乎是同步的。与此同时,欧洲人口的增长速度虽然慢于中国的速度,但到1820年时,它的人均收入水平曾经是中国的两倍。欧洲的进步归功于快速的科学技术进步,也归功于对美洲大陆的大面积的降服和殖民所带来的收入,和来自诸如亚洲和非洲的贸易所带来的收入(参见图1、图2)图1中国与西欧人均GDP水平比较:400-1998年图2中国与英国人均GDP水平比较,1700-1998英国材料来原:本文附录A、B和C。纵轴刻度为对数标准。转引自《世界经济千年史》(英)安格斯·麦迪森(Angusmadison)三、中国的衰亡西方作者研讨了西欧复兴和复兴(1000-1500)一是人口增长比世界其它地方都快,特别是城镇人口增长快;二是逐渐采用新技术提高了土地的生产率,对中国过去两千年来人口、总产值和人均收入进行广泛分析(Maddison,1998)。帕金斯的著作(1969)研讨了中国经济增长。借用国外对中国经济发展和增长冠以“中国崛起”之词。(一)中国崛起的国内外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摆脱封建、官僚和帝国主义的压榨,解放了生产力,开始在一片废墟上艰难的起步。在经济上,新中国所继承的是十分落后的烂摊子,生产萎缩,物价飞涨,投机猖獗,市场很乱,通货急性膨胀。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企图在政治上孤立中国,在经济上实行封锁禁运。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中国人民奋起进行抗美援朝。实行边抗、边建、边稳的政策措施。美国政府还颁布发表管制中国在美国的公私财产,禁止一切美国货物和船只进入中国。还操纵巴黎筹委会对中国实行国际性的,全面的封锁禁运,阻遏了中国的对外开放。由于急于摆脱贫穷落后面貌,也曾出现过急于求成,急于发展和过快增长的政策措施,如五八年的“大跃进”一挥而就的情况,“文化大革命”对生产力又一次的破坏,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冲破封锁禁运,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二)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生产总值逐年添加工农业总产值由1952年的827亿元,添加到2003年的177251.9亿元(参见表1)。表1中国GDP的变化:1952-2003年年份年份1978年3624.11990年18547.91979年4038.21991年21617.81980年4517.81992年26638.11981年4862.41993年24634.41982年5294.71994年46759.41983年5934.51995年58478.11984年717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