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校园垃圾分类》小课题研究.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校园垃圾分类》小课题研究.doc

《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校园垃圾分类》小课题研究.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校园垃圾分类》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三年级四班一、课题的提出:1、引子:某日在教室午休,偶见一值日生把垃圾筐里的纸片、纸团捡出来放进阳台的纸箱,笑着对我说:“老师,这纸可以‘收旧利废’”,于是风一般地去倾倒剩余垃圾……2、现状:学生通过校经贸部“收旧利废”活动已经初步具备了对废旧水瓶、报纸、废纸这一类“可回收垃圾”的分类处理的意识和能力,可对于校园中产生的垃圾,还没有做到真正有效的垃圾分类。3、基础:对垃圾分类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但却在能够创造垃圾分类条件的基础上没有进行校园垃圾分类丢弃。二、概念的界定:校园垃圾特指校园中,包括教室、办公室、操场等校内产生的垃圾。三、理论基础: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是校园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垃圾分类不但可以使分类后的“垃圾资源”循环再利用,节省资源,还可以培养学生节约能源,环境保护的意识。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全面推广和落实完善的垃圾分类处理政策,建设和谐、节约型的社会,应从孩子抓起,从校园入手。四、主要研究目标和内容:1、了解什么是可回收垃圾,什么是不可回收垃圾。2、了解校园垃圾的倾倒和处理现状。就调查结果进行研究并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3、区分校园垃圾中的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4、对实现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校园垃圾分类献计献策。五、主要研究方法1.研究方法:搜集资料法、调查研究法、主题跟进法、数理统计法、观察法、访谈法。六、研究对象:三四班全体学生七、课题组的成员组成及分工:课题组成员负责项目马博卿、陈慧静、夏熙辰等26名同学前期现状调查统计王韵培、郑文凯、李欣蔓前期工作成果展示、研究报告王雪莹等30名同学前期学生问卷调查及总结报告郑儒伊等30名同学前期教师问卷调查及总结报告宋佳颖、盖正东等58名同学中期有奖知识竞赛活动及总结李嘉一、戚佳娇婷、杜梓州等58名同学中期成果展示(ppt、手绘小报、日记)惠子倡议书刘娟老师及课题组部分学生结题报告八、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活动方案设计、学生作品集、指导教师及学生的点评。九、实施步骤:1、前期准备阶段:垃圾分类课题,我们准备从身边最熟悉的校园做起,确立课题题目为《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校园垃圾分类》,我们在研究这个课题之前,准备做2、研究实施阶段:可分为研究实施的第一阶段:(2012年5月7日——2012年5月21日)完成小课题课题组成员的分工。调查全校36个班级及全校老师办公室、实验室、活动室的垃圾丢弃情况。撰写调查报告。完成教师、学生问卷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发现问题后及时修改计划中的既定方案。完成前期工作成果展示第二阶段:(2012年5月17日——2012年5月18日)修改中期既定方案。完成中期知识竞赛,小报展,垃圾分类相关资料的搜集、ppt,中期调查收获心得(日记),撰写活动总结。完成中期成果展示。发现问题后及时修改计划中的既定方案,使后阶段的研究不偏离方向,为课题顺利结题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三阶段:结题鉴定阶段(2012年5月19日——2012年5月24日)完成结题报告的撰写、成果资料汇编工作。指导教师:刘娟老师2012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