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金刚经在古代工作范文.docx
上传人:挥剑****天涯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年金刚经在古代工作范文.docx

2024年金刚经在古代工作范文.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年金刚经在古代工作范文金刚经在古代2019-05-0914:15:01小编:admin提起梁武帝,学佛的人大都听说过,因为大家基本都读过当年达摩祖师和他的那段著名的对话。可是大家也往往根据这段对话,认定梁武帝是个只修外在功德、不明大乘佛理的门外汉,是个不及格的学生,是一个反面教材式的人物。而且他最终被饿死的命运,似乎也或多或少地佐证了大家对他的看法和评价。学佛的人也大都诵过金刚经,金刚经起始便是“法会因由分第一”。但不是所有人都知道,金刚经的三十二分则是编辑昭明文选的昭明太子所作。相信更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昭明太子是梁武帝的太子。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山中宰相”陶弘景。陶弘景是道教“茅山派”的开创者,他给谁做“山中”的宰相呢?给梁武帝。达摩祖师、宝志公、傅大士三人共称“梁代三大士”。梁武帝虽与达摩祖师擦肩而过,但与另两位却过从甚密。梁武帝请傅大士讲金刚经的公案,以及“梁武帝问志公禅师因果文”,都非常有名。中国汉地寺庙的全面素食,起源于梁武帝的“制断酒肉”。现在拜忏所用的慈悲道场忏法即梁皇宝忏,也是由梁武帝发起,由志公禅师等制做而成。梁武帝佛道皆通,他还把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揉合在一起,创立了“三教同源说”,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梁武帝大力支持佛教,使南朝佛教至梁代达到顶峰,也深深影响了后世佛教。梁武帝才识广博。他不但天资聪颖,而且一生刻苦,精通军事、经史、书法、棋艺、音乐、绘画等。梁武帝还大力提倡文化,使得梁朝的文化事业发展成东晋以来最为繁华的时期。南史如此评价:“自江左以来,年逾二百,文物之盛,独美于兹。”梁武帝大孝。“萧衍六岁时,母亲死,萧衍水浆不入口三日,哭泣哀苦,有过成人,内外亲党,咸加敬异。”父亲死时,更是悲痛得形毁骨立。他的儿子昭明太子也非常孝顺,母亲去世,太子悲痛欲绝,饮食俱废。梁武帝非常节俭。“一冠三年,一被二年”。自47岁当上皇帝,后半生总共只做了5件新衣服。为了省钱,冬不烧碳,夏不饮冰水。他还素食,“豆羹粝食”,且每日一餐。梁武帝以“仁”治国,勤于政务,政绩非常显著。梁武帝诗文才华极高,是中国七言诗的开拓者之一。……如此,我们对这位“佛心天子”梁武帝,应该有了新的较全面的认识吧。梁武帝绝非泛泛之辈,梁武帝有大勇、大仁、大慈、大孝、大才、大德、大慧。那在学佛者最关注的佛学方面,梁武帝造诣如何呢?应该讲他自己严持戒律,佛学素养也是非常不错的,曾亲自讲过涅槃经并做注解。涅槃经义理深,内容广,能为它做注是非常不简单的事情,需要很深的佛学底蕴。他能和三大士同一时代,而且互有关联,应非偶然。在过去的封建年代,任何教法的兴盛都离不开统治者的扶持。梁代的佛教之所以能得到长足发展,实有赖于梁武帝。他就好比印度的阿育王,对推广佛教不遗余力。至于他对佛性的领悟,客观讲理上是应该懂的,只是事上尚未实证。这也难怪,做为国君,虽然晚年他将主要精力都用于修持和推广佛法,但毕竟没办法像出家人那样专心禅修。在这一点上,他甚至还不如无职务的居士更方便专注于实证佛法。再说,那时虽有宝志公和傅大士,但顿悟法门在理论上和教授方法上都还没有成熟,达摩祖师不是也才刚刚来到中国嘛。所以啦,这位老人家在当时未能开悟实证第一义谛,是很正常的事情。另外,做为一国之主,他为佛法的传播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就菩提心而言,这又远胜过自悟自度的普通佛子了,当时和后世多少人因他而受益!开悟嘛,这一世不行下一世继续努力,或在佛国净土再下功夫,但这一世就能利益很多人却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这需要有位有权有慧才可以办得到。梁武帝可称圣主。再说他与达摩祖师话不投机之后,经宝志公的点拨,也曾要派使者追达摩回来,这就证明人家不是孤傲之辈,是懂得悔改的虔诚佛教徒。至于梁武帝晚年在治国方面的失误,我想主要在他没有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身为君主,学佛是个人的事情,但治理国家是万民的事情。他首先应该把万民的事情处理好,再来忙个人解脱的事情。可人一旦对某事过于专注,难免就会考虑不周,顾此失彼。如果他能明白这一点,先禅位给有德子孙,然后再专修佛法,那就比较完美了。不过,退休是现代名词,在1500多年前可是很难想象的。所以,就治国而言,他晚年确实有误,这是不必替他开脱的。但是,国事的变化往往是缓慢的、不易察觉的,难以未雨绸缪。易人处之,也未必就能高明到哪里。历史上没有哪个朝代是尽善尽美的。梁武帝还让我联想起了其他几位帝王,包括唐太宗、唐玄宗、雍正帝。唐太宗道佛并宗,治理国家方面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佛教方面支持玄奘法师译经,极大地丰富了汉地的佛教典籍,泽被后世以及东洋。唐玄宗早年也励精图治,开创了“开元盛世”,但他晚年却安于享受,用人唯亲不思进取,终酿成“安史之乱”,被迫退位,最后郁郁而终,结局比较悲惨。唐玄宗的结局与梁武帝有些类似,但是梁武帝晚年是专注于佛法修持,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