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参数方程与极坐标.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三数学参数方程与极坐标.doc

高三数学参数方程与极坐标.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参数方程与极坐标一.本周教学内容:《平面解析几何》第三章“参数方程与极坐标”全章小结与巩固提高,主要包括:(1)知识要点与方法的回顾;(2)典型例题分析与讲解;(3)单元检测。二.重点、难点:1.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区别与联系:在求曲线的方程时,一般地需要建立曲线上动点P(x,y)的坐标x,y之间满足的等量关系F(x,y)=0,这样得到的方程F(x,y)=0就是曲线的普通方程;而有时要想得到联系x,y的方程F(x,y)=0是比较困难的,于是可以通过引入某个中间变量t,使之与曲线上动点P的坐标x,y间接地联系起来,此时可得到方程组?x=f(t),即点P的运动通过变量t的变化进行描述。若对t的每一个值,由方程组确定的点??y=?(t)(x,y)都在曲线C上;反之对于曲线C上的每一个点(x,y),其中x,y都是t的函数,?x=f(t)则把方程组?叫做曲线C的参数方程,其中的t称为参数。?y=g(t)显然,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最明显的区别是其方程形式上的区别,更大的区别是普通方程反映了曲线上任一点坐标x,y的直接关系,而参数方程则反映了x,y的间接关系。尽管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有很大的区别,但他们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表现在两方面:1)这两种方程都是同一曲线的不同的代数表现形式,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2)这两种方程之间可以进行互化,通过消参可以把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而通过引入参数,也可把普通方程化为参数方程。需要注意的是,在将两种方程互化的过程中,要注意两种方程(在表示同一曲线的)等价性,即注意参数的取值范围对x,y的取值范围的影响。实质上,参数的思想方法就是在运动变化的哲学思想指导下的函数的思想方法,因此也可认为引入参数就是引入函数的自变量。参数法在求曲线的轨迹方程,以及研究某些最值问题时是一种常用的甚至是简捷的解题方法。2.化参数方程为普通方程的基本思路是消去参数,常用的消参方法有代入消去法、加减消去法、恒等式(三角的或代数的)消去法。3.化普通方程为参数方程的基本思路是引入参数,即选定合适的参数t,先确定一个关系x=f(t)(或y=?(t)),再代入普通方程F(x,y)=0,求得另一关系y=?(t)(或x=f(t))。一般地,常选择的参数有角、有向线段的数量、斜率,某一点的横坐标(或纵坐标)。4.常见曲线的参数方程的一般形式:(1)经过点P0(x0,y0),倾斜角为α的直线的参数方程为?x=x0+tcosα(t为参数)??y=y0+tsinα设P是直线上的任一点,则t表示有向线段P0P的数量利用直线的参数方程,研究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以及弦长计算,有时比较方便。方法是:?x=x0+tcosα把l:?代入圆锥曲线C:F(x,y)=0,即可消去x,y;?y=y0+tsinα而得到关于t的一元二次方程:at2+bt+c=0(a≠0)则(1)当△<0时,l与C无交点;(2)当△=0时,l与C有一公共点;(3)当△>0时,2l与C有两个公共点;此时方程at+bt+c=0有两个不同的实根t1、t2,把参数t1、t2代入l的参数方程,即可求得l与C的两个交点M1、M2的坐标;另外,由参数t的几何意义,可知弦长M1M2=t1?t2=(t1+t2)2?4t1t2。(2)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参数方程椭圆x2a2+?x=acosθ=1的参数方程为?(θ为参数)b?y=bsinθy22双曲线x2a2??x=asec?=1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b?y=btg?y22?x=2pt2抛物线y2=2px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y=2pt5.极坐标系与点的极坐标:极坐标系是用距离和角来表示平面上的点的位置的坐标系,它由极点O与极轴Ox组成。对于平面内任一点P,若设?OP?=ρ(≥0),以Ox为始边,OP为终边的角为θ,则点P可用(由于角θ表示方法的多样性,故(ρ,θ)的形式不唯一,即一个有序数对(ρ,θ)表示,点的极坐标有多种表达形式)。对于极点O,其极坐标为(0,θ)θ为任意值,但一般取θ=0,,。即极点的极坐标为(0,0)6.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互化的前提条件:1)极点与原点重合;2)极轴与x轴正方向重合;3)取相同的单(((位长度。设点P的直角坐标为(x,y),它的极坐标为(ρ,θ),则?ρ2=x2+y2?x=ρcosθ?或??yy=ρsinθ??tgθ=?x若把直角坐标化为极坐标,求极角θ时,应注意判断点P所在的象限(即角θ的终边的位置),以便正确地求出角θ。利用两种坐标的互化,可以把不熟悉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7.特殊位置的直线与圆的极坐标方程:(1)直线:ρcosθ=a,ρcosθ=?a,ρsinθ=a,ρsinθ=?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