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养制度改革研究——以执行方式视角的分析的中期报告.docx
上传人:快乐****蜜蜂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劳动教养制度改革研究——以执行方式视角的分析的中期报告.docx

劳动教养制度改革研究——以执行方式视角的分析的中期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劳动教养制度改革研究——以执行方式视角的分析的中期报告前言劳动教养制度一直以来都是引起社会争议的话题,特别是在2013年的一系列事件后,社会对该制度的批判声浪更加高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教养条例》(下称《条例》)是目前该制度的法定依据,但随着我国的法制建设不断提升,也出现了一些对该制度进行改革的呼声。因此,本文旨在对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进行研究,以执行方式的视角进行分析,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意见。一、劳动教养制度存在的问题众所周知,劳动教养制度是对治安违法行为进行强制措施的一种手段。然而,该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执行标准过低《条例》规定,对于被拘留人员的收押标准为“生活、劳动低于监所,高于拘留所”,但实际上,许多劳动教养所的收押条件仍低于拘留所,存在罚款、强制劳动等方式进行不当指导、折磨和惩罚等现象。2.法律适用不严格《条例》规定只要涉及到道路交通、旅游等科目的考试作弊、窃取他人财物、骗人钱财、故意伤害他人、谎报警情等十几项行为即可被送劳动教养,以此加强对社会的维护和管理,但是执行中却出现了许多对非暴力更小贩、电信网络欺诈等非暴力犯罪的过度使用,对人权的保护和法制的执行存在着一定的问题。3.依据不透明劳动教养制度的执行存在很大程度上的自由裁量,制度不够完善,执行过程中常常存在政策解释的不统一、规则不明、结构复杂难度大、处理效率差等问题,不利于司法制度的规范。同时,在干部考核方面也存在主观性强,缺少评价标准,容易走形式,不利于监管。二、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方向1.高度重视制度改革《条例》制定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法律界开始反思,呼吁对该制度进行适度的改革。任何制度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公共利益制定的,因此要从人权、法律规范、程序公正、挽救落后、自由裁量切入,从而推动对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2.加强制度建设要充分认识和针对制度建设中存在问题,加强制度和规则的形成、建设和完善。在此基础上,公开执行指引和开展多层级的监督和评价,摒除干部主观意识极大干扰监管程序的弊端。3.提高执行标准应调整劳动教养所的收监条件,提高收押人员的生活待遇,加大对暴力犯罪等加大刑罚的力度,竞争意识、中心环境、职业培训、学历成就等等要先行构建和落实制度和规则,确保人权和法制执行的基础。三、结论与建议劳动教养制度的存在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公共利益,但在其执行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未能完全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要求。因此,为了进一步完善劳动教养制度,建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法律规范和程序公正。2.提高执行标准,改善劳动教养所的收押条件,加强对暴力犯罪的加大刑罚力度。3.加强监督和评价,确保法律执行的正确性和公正性。4.充分体现人权要求,尊重人权和反对人权侵犯,为受教养者在制度之内、真正地走向重见天日和顺应建国60年的新形势和新需要提供一个踏踏实实走向真实、平等、公正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