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卫星运行的时间评课稿(三篇)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卫星运行的时间评课稿篇一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本节课是将已有知识迁移到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学习中。计算上难度不是很大,所以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但学生可能会在估计积的范围和建立各种算法间内在联系上出现问题,特别是算法中出现的表格法要让学生建立与其他方法的联系上会比较难。三、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2.探索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并乐于与同伴交流算法。3.培养计算兴趣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利用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三、教材处理在理解尊重教材的基础上,适当整合并创造性使用教材:1、在情境创设中加入翟志刚的视频图片。2、变基础练习试一试“先估后算“为”先算后估“。【出示】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重点掌握竖式计算法。2、教学难点有效交流中深入理解竖式在情境中的算理及与各种算法间的联系。五、教法和学法教法:因这个内容是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延伸。所以在教法上,我采取自主探索、观察比较的同时结合实际操作、思考等辅助教学方式。学法:从学生目前阶段已有的知识结构看,对竖式计算的方法已经能够掌握。因而在学法上,我将采取引导及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六、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作业纸、板帖卡片、直尺。学生准备教材、练习本、笔、尺七、教学流程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我从四个环节设计了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阅兵式方阵图,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为新知学习做好热身铺垫。2、出示主题图和翟志刚的视频图片,引出课题——卫星运行时间。围绕“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从而引出卫星绕21圈需要多少时间。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如:1、(圈数为一位数或整十数)需要多少时间?【可直接解决,引导学生再次体会乘法意义,并口算结果。】2、绕156圈需要多少时间?……【本节课不能解决或是不适合这节课解决的,暂时放入问题银行。等等】如学生提不出我们所需要的数据时,可以及时的将所需解决的问题直接由教师提出!但一定要先处理三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并板书副标题——三位数乘两位数。(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1、结合情境进行估算。2、具体计算,探索计算方法。(1)独立计算。(2)同桌交流。(3)全班共享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①口算(乘法分配律)114×20=2280114×1=1142280+114=2394②口算(分解乘数)114×21=114×7×3=798×3=2394【如果把21换成23,不能分解成两个一位数相乘的形式,引导理解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③竖式笔算学生介绍,教师适时指导学生表达并辅助板书。理解列竖式计算的思路。④表格口算如出现这种算法的,教师引导学生表达,表格中每一个数据的`。【对于这种方法不要求全部的学生都掌握,这样学起来就不会很吃力了。】(4)自读教材如果教材中呈现的四种方法没有全部出现时,教师引导学生看书自学,再由看懂的同学来汇报介绍,这样不仅充分的利用了教材,让学生有了看书的机会,又同时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⒊对照比较,总结方法。通过比较优化算法。比较竖式与口算、表格计算法,发现计算道理一样,但竖式又具有书写简洁的特点,适用于所有的乘法,建议学生一定要认真学习竖式的方法。(三)、巩固练习,应用提升。基础练习1、先算一算,再估一估(书上34页试一试中的两道题)。2.竖式计算。(书上练一练的第1题)3、我是森林医生。提高练习①练一练第3题②p34练一练第4题(四)、总结收获,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你认为自己哪里掌握的比较好?哪里还需要加强?能说一说乘法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吗?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对自己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有更高的期望,提高计算技能。八、板书设计恰当的板书设计有利于学生把握本课知识的重、难点。虽然基本清晰地呈现了竖式计算的过程,表明了算理,但规范的竖式书写板书及课题仍是必不可少的。再是例题中获得的信息,也要以简明的形式呈现在黑板上,有利于学生把握提问与解答的关键。附板书设计:卫星运行时间——两、三位数乘法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