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设计第一篇: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设计《介绍自己》作文教学设计中卫市第十小学冯艳梅一、猜一猜,激趣导入。1、课件出示猜一猜:有这样一个人,个子不高不矮,身体不胖不瘦,脸色不黑不白,眼睛不大不小,鼻子不高不低,嘴巴不宽不窄,耳朵不圆不长-------你猜他是谁?同学们猜,猜不到。2、课件出示猜一猜:有这样一个人,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穿一领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直裰,提一柄九齿钉耙------你知道他又是谁?(猪八戒),点拨人物特点要选独特的来写。(板书:抓住特点)二、指导写作(一)指导习作开头1、课件出示“我的同学”外貌描写段落,让学生说说这段描写抓住了人物上网哪些外貌特点?2、课件出示外貌描写的例子。3、学生选择一位同学抓住外貌特点进行描写,全班交流,同学猜,并评价。(板书:外貌描写)(二)指导习作中间过渡语:同学们,我们写人仅仅写外貌就行了吗?要想叫别人真正的了解一个人,我们还应该写些什么?生交流。(板书:性格特点、优点、缺点、兴趣爱好……)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我的同学”范文。1、课件出示“我的同学”范文,学生说说“我的同学”有什么性格特点?她性格特点是通过什么反映出来的?(板书:用具体事例反映)2、课件出示过渡语例子。每个人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尤其是性格、优点、兴趣爱好和特长,想想自己,抓住自己的特点写,才有个性,而且要按一定的顺序写出真实的我。(1)“我是一个()的孩子。”作为每一段的开头。(2)也可以这样开头:老师说我是一个()的孩子。爸爸说我是一个()的孩子。妈妈说我是一个()的孩子。3、课件出示:“性格特点”范文、“兴趣爱好”范文、“缺点”范文。4、学生自己构思性格特点、优点、兴趣爱好或缺点,同桌互相交流。同桌交流完,全班交流。(三)指导习作结尾过渡语:同学们,一篇作文,开头和中间写完,就结束了吗?对,还有结尾!结尾要根据自己的写作内容总结赞美一下自己,或表达自己愿意交朋友的心情。下面我们来看看结尾怎么写?(板书:总结赞美自己,或表达自己愿意交朋友的心情)1、课件出示结尾的方法①反问结束法。如:朋友,你愿不愿意和我做朋友?怎么样?我算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小才女吧?②概括总结法。如:听了我的自我介绍,你们应该对我有所了解了吧!我就是这么一个普普通通但又与众不同的小女孩。我就是这样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你喜欢我吗?③情趣总结法。如:哈哈,因为我的生肖属兔,我很有趣吧?平时,我总爱粘住妈妈,她笑说我是她的小尾巴。三、欣赏范文课件出示范文“我”、“这就是我”,学生学习写作方法。四、总体回顾1、根据板书内容划分作文的每一部分,一篇作文有了开头、中间、结尾就行了吗?还差什么?(板书:题目)课件出示题目的拟定。2、课件出示写作提纲板书设计:题目:开头:介绍自己、外貌描写、抓住特点中间:性格特点、优点、缺点、兴趣爱好……用具体事例反映结尾:总结赞美一下自己,或表达自己愿意交朋友的心情第二篇:第三单元(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主备人:陈梅第三单元教材与学情分析本单元共安排了《菩萨兵》、《李广射虎》、《少年王勃》、《大作家的小老师》四篇课文,这些课文有的反映了革命前辈的优秀品质;有的赞美了我国古代名将的高超武艺;有的赞扬了古代少年王勃非凡的才华;还有的则塑造了大作家萧伯纳的感人形象。尽管这四篇文章的内容虽不同,但文章写法上有一个共同特点: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其中课文《菩萨兵》、《李广射虎》是按时间发展顺序,记叙了事情的前后经过,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按时间来分段理解文章。教学时要特别注意这个写法上的特点,弄清文章是怎样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哪里是重点写的,段与段之间是怎样紧密联系的。《菩萨兵》写藏族同胞的变化遵循的线索是:从躲红军到悄悄地回来见红军、感激红军;红军对藏族同胞的争取是从寻找(口头上的说服)到春耕(行动上的证明)。这样的结构充分显示子弟兵之间与人民之间亲如一家的关系。在教学设计中,可以抓住一个‚情‛字入手,并通过反复朗读,从人物的语言和行动中体会感情;积极展开讨论,深入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李广射虎》一课的结构是:用诗引出李广→李广射虎的经过→李广射虎的结果。教学时可紧扣课题,沿着以下思路展开:在整体阅读全文的基础上,抓住‚射虎‛这一主要事件,搞清楚李广是个怎样的人-----他是怎样射虎的-----射虎的结果如何。重点放在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抓住课文中写李广射虎动作的词语,让学生体会描写的传神和生动;抓住李广随从感叹的情景,感受李广神勇武功产生的影响。《少年王勃》这篇课文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课文,可采用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精读课文,抓住重点进行突破的方法教学。《大作家的小老师》一课题目具有悬念性,又耐人寻味,且包含了两个人物之间的关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