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班教案中班教案10篇【优秀】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中班教案篇1活动目标:1、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树和树叶的主要特征及之间的亲密关系。2、参与相应情境,欣赏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理解诗歌所表达的含义,萌发爱护树木的环保意识。3、结合自己所了解的`树与人、动物、环境的关系等知识经验,进行诗句的创编,发展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活动准备:1、树叶每人一片。2、活动室布置成树林场景,小熊木偶一个。活动过程:(一)以小树叶引入,进入树林“小朋友带着小树叶,唱着《大树妈妈》的歌到树林找大树妈妈玩,好吗?”(二)欣赏树林美景,探索树和树叶1、幼儿运用肢体语言,表现各种树枝。“这里哪些树你认识?”“松树的树枝怎么长?”(柳树、榕树、芒果树、龙眼树呢?)(让幼儿作手势,双手向两边平举。“松树的树枝是横生”等)2、根据树叶的不同特征,帮小树叶找妈妈“小朋友,快去找小树叶的妈妈吧。你们要看好它们长什么样的,不要找错。”3、回忆和巩固动物、自然现象、人与树的关系“今天我们帮小树叶找到了妈妈。小树叶很高兴。因为小树叶喜欢和妈妈在一起,还有谁喜欢和树妈妈在一起?”用动作表现它们与树在一起的情景。(三)保护树妈妈,学习、创编儿歌1、通过情境对话,熟悉儿歌内容。“看,谁来了?是大树妈妈的朋友吗?”教师操作小熊木偶“它想干什么?你猜它用什么造房子?你是怎么知道的?”“小鸟、松鼠会怎么说?”(不行,不行!)2、幼儿讨论小熊不能砍树的道理,如大树是小鸟的家等。3、小朋友一起来帮小熊想办法,“小熊要住在哪儿?”4、学儿歌:老师把刚才发生的事编成一首儿歌。教师完整地朗诵儿歌。请幼儿边跟教师念儿歌,边做相应的动作。5.创编儿歌:“树的那些朋友会阻止小熊的砍树行为吗?为什么?”启发幼儿仿编第二、三句诗,鼓励幼儿大胆想像、表达。(四)唱歌跳舞,共同欢庆大树妈妈又多了一个好朋友,真开心!咱们一起来唱个歌(旋律为《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庆祝一下吧!附儿歌:《小熊砍树》小熊要盖房,上山去砍树。小鸟说:别砍,别砍,树是我的家。松鼠说:别砍,别砍,我在树上住。为了朋友都有地方住,小熊不盖房,小熊不砍树,夜晚睡在树洞里,甜甜美美打呼噜。区域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类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情绪。2、继续激发幼儿主动发现、探索、操作的兴趣。3、培养幼儿自主、坚持、专注的心理品质。活动流程:投放材料→幼儿自主探索→师生共同分享成果玩沙活动:造树林{材料:沙池(湿)树枝}手工:叶贴(泥塑){材料:树叶、图画纸、胶水(橡皮泥)}科学:树叶变红{材料:红墨水、树叶}语言:(播新闻)看图书{材料:(自制电视)图书}计算:打扮树妈妈{材料:大可乐瓶剪成树状、树叶、花片}常识:小树叶找妈妈{材料:照片、树叶}中班教案篇2活动目标:1.理解歌词的内容,感受歌曲欢快诙谐的情绪。2.能够创编动作,大胆地进行表演唱。活动准备:螃蟹图片、螃蟹头饰、音乐磁带。活动过程:一、猜谜,引导幼儿回忆螃蟹的相关经验。1.教师说谜语: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生来横行又霸道,嘴里常把泡沫吐。2.教师:请小朋友猜一猜,这是什么小动物。3.出示螃蟹图片。4.教师:数一数螃蟹有几只脚,几只钳子。5.教师:螃蟹走路的样子是什么样的?谁来学一学。二、学唱歌曲《螃蟹歌》。1.欣赏歌曲螃蟹。2.引导幼儿讨论。教师:歌曲里说了什么?教师:螃蟹是怎么样上下坡的。教师:螃蟹是钳子夹的紧吗?人被夹到什么感觉?能不能把他甩掉?【请幼儿学学看】3.学唱歌曲。—引导幼儿熟悉乐曲的`节奏,用拍手的形式表现。二幼儿边听边跟唱2~3次。三、创编动作,进行表演唱。1.幼儿夸张地模范螃蟹的样子,边唱边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生动的表演。2.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动作细节:八只脚张牙舞爪:横着向左走:向右走:到处用钳子夹人:被夹痛:甩又甩不掉的样子。活动延伸:在小舞台播放歌曲,提供螃蟹的头饰,供幼儿尽情表演。中班教案篇3活动名称:朋友多,快乐多活动设计意图:宽容和善待别人是一个人具备的良好素质。可通过故事让幼儿知道朋友多会快乐,在选择朋友是不应只注重外貌,更应注重品质的道理。还可以通过谈话、谈论、绘画、手工、音乐游戏、收集照片等方式。帮助幼儿体验欣赏、宽容和善待别人的快乐,增强交往意识,获得简单的交往经验与技巧。活动目的:1知道每个人都有长处,学习欣赏他人,包容别人。2增强交往意识,学习一些主动与人交往的技巧。3知道生活中朋友越多越快乐的道理活动过程:1由音乐游戏进入主题:找一个朋友碰一碰。玩法:全体幼儿在指定范围内边唱歌边按节奏自由做动作每当唱到第六小节(碰到这里)时,有教师或一个幼儿指欲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