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八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总结-复习.pdf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总结-复习.pdf

鲁教版八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总结-复习.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一节分子和原子一、分子和原子的异同分子原子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性质质量小、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同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同。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1.所有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和硅是由原子构成的,其他大多数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2.在受热的情况下,粒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3.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原因是构成物质的粒子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备注4.气体容易压缩是因为构成气体的粒子的间隔较大。5.不同液体混合后总体积小于原体积的和,说明粒子间是有间隔的。6.一种物质如果由分子构成,那么保持它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分子;如果它由原子构成,那么保持它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原子。二、验证分子运动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如右图,取适量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观察现象。【实验现象】烧杯A中的酚酞溶液由上至下逐渐变红。【实验结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注意事项】浓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浓氨水具有挥发性,能挥发出氨气。三、从微观角度解释问题1.用分子观点解释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没有新分子生成的变化。(水蒸发时水分子的间隔变大,但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故为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变化,有新分子生成的变化。(电解水时水分子变成了新物质的分子,故为化学变化)2.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区别: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3.分子和原子的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同种原子结合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结合成化合物分子。4.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5.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裂变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物质的分子。四、物质的组成1.宏观角度: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2.微观角度: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的化学性质由水分子保持)。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铁的化学性质由铁原子保持)。3.水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4.物质、元素用于宏观角度分析问题,分子、原子、离子用于在微观角度分析问题。宏观和微观不可以混淆。5.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组成:物质(纯净物)由元素组成: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物质由粒子(分子、原子、离子)构成: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例如水银是由汞原子构成的分子:例如:氯气由氯气分子构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离子:NaCl等离子化合物,例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氯离子(Cl-)构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如: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第二节原子的构成1、原子的结构(1)原子结构的认识质子(+)原子核原子构成中子(不带电)电子(—)(2)在原子中由于原子核带正电,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数值上等于核外电子数)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裂变和聚变)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注意:①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②并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中都有中子。例如:氢原子核中无中子电性关系不带电的微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负电荷的微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正电荷的微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质量⑴相对原子质量=碳原子质量的1/12⑵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核内微粒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3、核外电子的排布。电子层是用来描述运动的电子离核远近的区域不同。电子能量最低、离核最近的叫第一层,能量稍高、离核稍远的叫第二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叫三、四、五、六、七层……这样,电子可以看作是在能量不同的电子层上运动。电子的这种分层运动,又叫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①.分层排布:电子在原子核外是绕核分层运动的。能量低的离核近,能量高的离核远。(原子的体积主要是集中在电子运动的空间)②.排布规律:核外电子层最少有1层,最多有7层;第1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最外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氦是2个)。电子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