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要点一、原子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很小,在不断地运动,原子间有间隔。2、原子的构成:(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带正电)原子原子核电子(带负电)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2)在原子中由于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数值上等于核外电子数)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注意:①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②并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中都有中子。例如:氢原子核中无中子3、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最少有1层,最多有7层;第一层不超过2个电子,第二层不超过8个电子,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只有1个电子层的最外层不超过2个电子)。4、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的意义:5、相对稳定结构:最外层具有8个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2个电子即稳定)的结构属于相对稳定结构。6、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元素分类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倾向化学性质稀有气体元素8个(He为2个)不易得失、相对稳定稳定金属元素一般<4个易失去最外层电子不稳定非金属元素一般≥个易得到电子不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说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He最外层电子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Ne均为稳定结构)7.相对原子质量(1)概念: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1.66×10-27Kg)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单位:1,常省略不写。某原子的质量碳原子质量的1/12相对原子质量=(2)公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核电荷数)(4)三决定决定元素化学性质:主要是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的质量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二、元素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质子数不同2、元素的分类:分为金属元素如铁元素、铜元素等;非金属元素如氧元素、硫元素等;稀有气体元素如氦元素、氖元素等;3、元素符号的意义: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③表示某单质(金属、固态非金属、稀有气体)如果在元素符号前面添加系数,就只表示该元素的原子个数,不能表示该元素。只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如3O:只表示3个氧原子4、有关元素周期表①格:每一种元素均占据一格,每格中的信息包括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如:1H氢1.008表示元素符号表示元素名称表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表示元素的原子序数②每一横行(即:周期):共有七个横行,有七个周期。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电子层数=周期数③每—纵行(即族):同一族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主族数。周期表的18个纵行中,除第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外,其余15个纵行,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共有16个族。注: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5、元素分布:地壳:O、Si、Al、Fe细胞:O、C、H空气:N、O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物质的化学式:Al2O36、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元素原子区别是宏观概念,只表示种类,不表示个数是微观概念,既表示种类,又表示个数适用范围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表示物质的微观构成。如1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联系元素是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元素的最小粒子注意:1、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2、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由O2、O3组成的混合物或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不可能是化合物。三、离子1、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如Na+、Cl-、OH-、SO42-等2、离子的分类:阳离子:带正电的离子;阴离子:带负电的离子2、离子的形成:阳离子(失去电子)原子(得到电子)阴离子3、写法: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明电量和电性(电量为1的可省略不写)。离子带的电荷数等于该原子(或原子团)失去或得到电子的数目。如:Na+、Mg2+、Al3+;Cl-、S2-、O2-……4、离子符号及其意义(数字“2”的意义)。例如:5、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判断质子数=电子数为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数≠电子数为离子结构示意图四、物质的构成与组成1、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1)大多数纯净物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氧气、水(2)少数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如铁、氖气等。(3)还有少数物质是由离子构成